三国爱耍小聪明的谋士,下场凄惨无比
公元219年(建安24年)三月,曹操从长安发兵,杀向汉中,欲驱逐刘备在汉中势力,夺占汉中。
曹操这次出兵,战略目的应该是得陇望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前不久,夏侯渊兵败定军山,丢了汉中。
曹操名义上为夏侯渊报仇,实际上不愿丧失汉中要地。
但事与愿违!
这次曹刘汉中之战,《三国志》有详尽记载,这里不赘述。
不得不说,魏武帝雄才大略,年过六旬,壮心不已,想一统华夏。
刘备不是善茬,手下文臣武将,有不少拿得出手。
当然刘大耳和曹老板相比,人才方面肯定比不上,但据守汉中要地,是有能力的。
曹操进退二难,设置军中口令为鸡肋。
杨修此时脑补,来了个鸡肋巧解。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里,杨修因为解鸡肋,被曹操下令斩首!
真实的历史,杨修并非死于鸡肋一事。
杨修什么时候被斩?
是在那年的秋天,大约在九十月间。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根据《三国志 裴松之注》·卷十九 魏书十九记载: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修死后百馀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你看,杨修那时多么风光,才二十多岁,被曹操委以重任。
当然,这和杨修出身世代簪缨之家有关。
杨修在东汉,根正苗红。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杨彪杨赐杨秉杨震)是东汉四世太尉!
弘农杨氏,在东汉末年是一个"官宦世家"。
董卓乱政,杨氏当然反对。那时杨氏最牛人物杨彪,即杨修的父亲,坚决反董!
后来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改许昌为许都,杨彪从了。
原因很简单,杨彪认为曹操忠心于汉。
但杨彪押错了宝,曹操醉翁之意不在酒。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玩来玩去,曹操只是利用杨彪,证明自己是大汉忠臣。
杨彪是纯正的知识分子,得知曹操的卑劣行径后,自知无力回天,只得忍辱偷生。
杨彪的忠君思想,当然影响杨修。
杨修一向以汉臣自居,毕生为兴复汉室而努力。
他哪里知道,曹老板一直在打擦边球,玩代汉套路!
直到曹操晋升魏王,封曹丕为太子,杨修绝望了!
杨修缺少城府,在与曹丕谋士吴质等人的多次斗法中,败下阵来。
猜字谜厉害,不等于玩套路厉害。
曹操一开始倾向曹植接班,谁知曹植这小子太张狂,恃才放旷,结果被曹操放弃。
曹植失宠后,杨修依然和曹植保持密切来往,没有及时向曹丕势力靠拢,埋下了杀身之祸。
最后的结果,地球人都知道了,曹操借口杨修里通外敌,杀无赦!
可惜杨修才45岁,人生大好年华,本可释放更多才能,但却中途倒下!
曹操诛杀杨修后,一次路遇杨彪,假惺惺问好,问杨彪为何这般消瘦?
杨彪说了一句:"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曹操听了,脸色陡变,连连道歉。
人死不能复生,曹操为了清除曹丕政敌,所以忍痛杀了杨修。
因为杨修这样的牛人,在曹操死后,不可能为曹丕服务,那就会添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杀了杨修,的确削弱了曹植势力,但也为后来曹氏家族的败亡,留下了隐患。
如果曹操不杀杨修,曹丕曹植等兄弟情深,关系搞好,铁板一块,司马懿岂能政变成功?
曹操自以为杀对了杨修,实际上错了。
有权杖者,往往逞一时之兴,却没有长远眼光!
悲乎杨修,成为替罪羔羊。
纵千载之下,德祖犹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