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精选!刘备冷落诸葛亮12年,都做了哪些让诸葛亮伤心的事?
在中国人心里,刘备与诸葛亮是最和谐的一对君臣,两人关系形同鱼水,亲密无间,似乎从来没有脸红过。可是真正的历史上,刘备对诸葛亮有一个比较长的冷淡期,这一时期刘备的所作所为,对诸葛亮的伤害很大……
一、入川,是刘备冷落诸葛亮的开始
事情要从刘备入川说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意图,先占荆州,再占益州,然后北上伐魏,可恢复汉室江山。赤壁之战后,刘备与诸葛亮左冲右突,连抢带借,终于占有荆南四郡及半个南郡,荆州算是拥有了。公元211年,刘备决定实现第二个目标:益州,于是与庞统一道入川,争夺益州,留下诸葛亮与关羽守卫荆州。
让诸葛亮留守荆州这一决定,虽不能算作刘备对诸葛亮的不重视、不信任,却客观上造成了诸葛亮仕途上一个非常尴尬的“被冷落期”。
由于诸葛亮不能在阵前效力,刘备入川的功劳便全被庞统、法正、张松等人抢去了,庞统提供了“平川之策”,法正、张松作为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则有“投诚”兼“带路”之功。尽管庞统死后诸葛亮火速赶往四川相助刘备,总归还是慢了些,益州本地的著名谋士法正抓住此良机,像鱼儿一样迅速游进刘备心里,逐渐取代了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法正)
我们来看看公元214年益州平定后,刘备如何封赏诸葛亮和法正?
刘备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封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这里面“军师将军”、“扬武将军”地位差不多,“署左将军府事”与“蜀郡太守”地位也相当。这说明刘备入川之后,法正与诸葛亮在政治地位上已经是平起平坐了。
而且,刘备与法正私交不错,两人有国家大事时在一起商议,没国家大事时就在一起闲聊,这让曾经与刘备“食同席”、“睡同寝”的诸葛亮情何以堪?
二、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法正大出风头,却看不到诸葛亮的身影
公元217年至219年,刘备与曹操鏖战于汉中,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当时刘备使用的军师却不诸葛亮,而是法正。
不用说,诸葛亮被冷落了!
而且,刘备与法正还在战场上大搞“君臣恩爱秀”,此事记载在《三国志》中: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法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意思是说,刘备亲冒箭矢在前线指挥作战,手下都劝他退下,他大怒不听。法正见了,就跑到刘备前面,给刘备当挡箭牌。刘备吓坏了,大喊退下,法正说,你不退,我也不退。刘备怕箭矢伤到了法正,只好与法正一齐退下了……
两人关系好到如此地步,都可以替对方卖命了!
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成了汉中王,他又一次封赏群臣,法正因功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的位置则原定踏步。
此时,法正从职位上讲已经高于诸葛亮了。这并非因为诸葛亮不如法正,而是因为刘备没有给诸葛亮表现的机会,这是刘备入蜀后对诸葛亮最严重的一次冷落。
好在一年后,即公元200年,法正病亡,诸葛亮少了一个劲敌,他应该可以和刘备修复关系了吧!然而事情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法正死后,刘备又喜欢上了另外一个益州人——李严。
(李严)
三、夷陵之战与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提防
公元221年7月,刘备正式称帝才3个月便发动了伐吴之战,史称“夷陵之战”。此战,刘备依然没有带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带上的谋士是马良、黄权、程畿等人。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马良、黄权、程畿的意思,但此三人的才能与诸葛亮相比,无疑是有差距的,刘备宁可带上此三人而不让诸葛亮出头,对诸葛亮而言,又是一次严重的冷落。
不过这次的冷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诸葛亮一贯重视孙刘联盟,认为孙权与刘备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他不赞同刘备替关羽报仇而破坏联盟。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见诸葛亮不赞同,也不多说,率领大军便出发了。怎么想,都有一种赌气的成分。
结果,刘备大败,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于公元222年8月仓皇逃回白帝城之永安宫。在永安宫,刘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开始安排后事。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应该明白将重责大任全部交给诸葛亮了吧!结果却并非如此。
刘备先是召李严进永安宫,封其为尚书令,也就是说,法正死后空缺下来的尚书令,刘备不愿给诸葛亮,却给了李严!
次年,也即公元223年春,刘备弥留之际,召诸葛亮和李严一起入永安宫当面托孤。永安宫托孤,再次显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不放心”,刘备在这次“托孤大戏”中引入李严,就是想用李严来牵制诸葛亮。而且,为了增加李严的分量,刘备又加封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也就是说,将军事大权交给了李严,巩固了李严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对诸葛亮的压制之势。
223年四月,刘备死去。可以说,从公元211年刘备入川到公元223年刘备归天,整整12年时间,刘备生命中最后的12年时间,诸葛亮基本处于被冷落的状态,郁郁不得志。
刘备死,刘禅立,诸葛亮才真正崛起,书写了他人生中的华彩乐章。
那么,诸葛亮恨刘备吗?答案是并不恨,因为刘备冷落诸葛亮12年,是“情有可原”的:在益州,存在着本地派与外来派的激烈斗争,法正、李严是本地派的代表,诸葛亮则是外来派的代表,刘备为了安抚本地派,只好重用法正、李严而委屈诸葛亮。仅此而已!诸葛亮又怎么可能不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