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今日热闻!能让乾隆皇帝改律法的贪官,你如果认为是和珅就错了

公元1781年,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个人向朝廷捐款4万两白银。由此引起了乾隆的怀疑,老皇上敏锐地感觉这里面有猫腻。

乾隆暗想:“甘肃是出了名的穷省,一个布政使却这么阔绰,一出手就是4万两。他哪来那么多的银子?”

他又想起了上一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去年他下江南时,曾经住在王亶望的家里,那可真是又富丽又堂皇,与皇帝的宫殿相比也不遑多让。


【资料图】

甘肃冒赈案

为何两任甘肃布政使都这么富有呢?难道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思及此,他马上派人去查,这一查不要紧,查出了一件惊天大案——甘肃冒赈案。

清朝有一项制度叫“捐监”。何谓捐监?就是向国家捐粮以换取一个国子监的名额。作为一国之君,乾隆很清楚“捐监”不仅影响正常选拔官员,而且极易引起贪腐。因此明确规定,捐监只能捐粮食。

王亶望的升官发财之路

王亶望做甘肃布政使的时候正相反,他不要粮食,只要银子。但上报朝廷时仍然报的是粮食。

乾隆曾收到王亶望的奏报,上面说,甘肃六个月内捐监19017名,共收粮食827500石。

对此,乾隆很疑惑,甘肃那么穷,吃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捐监,而且那么多的粮食要如何储备,才能保证不发霉?他曾派人调查过,但都被王亶望很好地遮掩了过去。

既然已经被皇上怀疑了,那就说明自己的事情做得还不够圆满。为了把故事编得滴水不漏,王亶望撒了个弥天大谎。谎称甘肃遭遇了旱灾,不但库存的粮食不够吃,还需要朝廷开仓赈灾。

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天灾”对于王亶望来说,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贪婪的王亶望知道,如果想让这条生财之路走得长远,所得到的好处就要“雨露均沾”。他把捐监所得到的银子,还有朝廷的赈灾款项,都按照官职的大小分发给了下面的官员。

于是,人人都得到了好处,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所以从来没有官员向朝廷告发过。

美梦破碎

如此,王亶望在甘肃当了3年的布政使,仅他个人就贪了300万两银子。更让他兴奋的是,他不仅发了财,还升了官。乾隆认为他的政绩出色,提拔他做了浙江巡抚。这么好的事,估计他做梦都能笑醒。

如果没有王廷赞捐款这件事,可能王亶望还会继续做着他升官发财的美梦。随着王廷赞被查,王亶望所制造的“甘肃冒赈案”也终于被翻了出来。甘肃一省,从上到下,竟无一个清官,朝野为之震惊。

依照大清朝的律法,贪污1000两银子以上,就可以判斩监候。但如此一来,甘肃一省官员几乎无人能活命,政务也会停摆。

无奈,乾隆只好把斩监候的标准提升到贪污银子2万两。可即便这样,仍被处死了50多人。而且给后来的清王朝带来了很严重的后遗症。

王亶望在如何敛财上,创建了一条利益链,脑子不可谓不精明。可惜,他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

纸怎么能包住火呢?危害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标签: 升官发财 弥天大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