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如果自污名节求自保,刘邦会不会放过他?
不管韩信怎么做,刘邦都会杀了他,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人为决定的,而是制度决定的。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时间虽然短暂,但已是大势所趋。为什么说是大势所趋,因为这种制度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能使一个国家最大化地提升政治和经济实力。
但是在这种制度下,其核心是家天下,是皇权至上,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封建君主不可能与任何人来分享他的权力。
(资料图片)
既然如此,那么刘邦在进行楚汉争霸赛时,为何还要给异姓封王呢?其实不是刘邦想封异姓王,而是当时的形势所迫,他不得不给异姓封王,如果不封王,就没人给他卖命,刘邦就不可能击败项羽,更不可能建立汉朝。
韩信只是刘邦分封的异姓王之一,此外还有六位,分别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和长沙王吴芮。这些诸侯王占据着关东的广大地盘,拥有着独立军队,如果不铲除,或迟或早还是会陷入诸侯混战的局面,到那时,就等于是历史的倒退了。
不过刘邦思想很清醒,此前封王是迫不得已,当他实力大增时,便启动了铲除异姓王的行动,他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策略。
在七位异姓王当中,韩信不论是能力还是实力都居首位,刘邦对韩信其实早就产生了戒备心,所以,一直以来对韩信也都是处于有所压制的状态。
比如韩信一口气拿下五国城池后,他想获封齐王。当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十分气愤。那么他在气愤什么呢?
首先,当然是气愤韩信此时的要求不合时宜,因为他在荧阳被项羽围困,还等着他来救呢,结果韩信来了个挟制令,不封王不干活。
其次,在刘邦的潜意识中,韩信不过是他手下一员将领,有什么资格和他提要求,即使要封赐,也理应由他提出,而不是由韩信伸手来要,这是规矩,否则就是犯上作乱。
再如拿彭城之战来说,这么重要的战争,刘邦居然没有让韩信参加,自己带着六十万人马去了,结果怎样,大败。
为什么没让韩信去,实际就是在冷藏韩信,以此遏制他建功立业,增强了自身威望。但现实表明,没有韩信还真不行。
对于这一点,张良也看出来了,彭城之战后,他对刘邦说,韩信可以独当一面,再联合英布和彭越,三人合力,则项羽可破。
这是张良给他的忠告,因为现实证明,刘邦的军事能力一般,他成为不了一名千古名将,如果一味压制韩信,只会对自己不利。
刘邦军事才华一般,但很有自知之明,识人之明,于是他接受了张良的建议,正式开始撮合“破楚三杰”,之后才有了韩信指挥的垓下决战。
从上述两个事例当中,已经可以看出,刘邦对韩信是有忌惮之心的。当初韩信能留下来,是萧何力荐的,萧何说,如果刘邦只做汉中王,不用他可以,但如果想争夺天下,则必须用韩信,因为他是国士无双。
“汉初三杰”中的两位都对韩信评价很高,认为他的能力超强,难道刘邦没有看出来吗?刘邦当然知道,但是刘邦对韩信的“感情”很复杂,既爱又担心,还有些嫉妒。
在将韩信圈禁在长安后,他与韩信有过这样的对话:
刘邦问:你看我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答:你只能统兵十万。
刘邦反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少呢?
韩信很自豪地说:多少兵我都能带,多多益善。
刘邦嘲笑他说:那你本事那么大,还不是为我所擒?
韩信坦然地说:你虽不能带兵,但你善于御将,这是我为你所擒的原因。这是天意,并非你能力所及。
韩信总是一语道破天机,分析问题一针见血,即便此时的自己生死未卜,他也不会口是心非。当初蒯通劝他三分天下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刘邦的信任,也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
可以说,韩信对自己人生的设定就是为将封侯,这可能与他的家族背景有关。司马迁为韩信列传时,并不没有涉及韩信的家族情况,但根据韩信的姓氏韩,推测他可能与当时的韩国有些渊源,我们知道,韩姓是韩国王族的姓氏。
但韩信又是淮阴人,在秦统一之前,淮阴是楚国的领地,如果推测一下,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他的家族有可能是韩国贵族后裔,之后因某种原因流落到了楚国,最终在楚国定居。
这种情况在当时来说也是很正常的,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田氏代齐”,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韩信是楚国没落的贵族,可信度也很高。更何况,韩信少年时喜欢佩剑,这个习惯也是贵族味挺重的。
对于一个贵族后裔来说,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恢复家族声誉,而不是做一个乱臣贼子。要不然,在秦末大混乱时,没有背景的刘邦都能趁乱起势,而韩信却为了寻找一个识才的名主而四处奔波呢?
所以,从意识层面来说,韩信信任刘邦,感激刘邦给了他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也给了他振兴家族的机会,作为一个顺臣,当然止步于此。如果接受三分天下,那就又成了乱臣贼子,这事儿坚决不能干,但该得到的奖赏还是要得。
所以,当刘邦邀他与彭越会师合围楚军时,韩信没有如约而至,为了让这两位军事大佬出战,刘邦听从了张良之谋,划陈县以东至海边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县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之后才有了项羽的最终败亡。
当时的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劝言,也没有去援助刘邦,其中意味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在邀功,要地盘要地位,这难道不是作为一个功臣应得的吗?但刘邦并不这样认为,在刘邦的眼中,这些异姓王已经危及到了他的权威。
在汉朝建立后,与其说是异姓王谋反,不如说是被刘邦“逼反”的。比如韩王信,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抗匈奴,当被匈奴围攻时,他不过就是多求和了几次,之后就被有人告发他要联合匈奴,攻打汉朝。
韩王信害怕被刘邦杀了,干脆真的投靠了匈奴。之后他又游说代王陈豨加入了谋反大军,而陈豨之所以听从韩王信的话,也是由于受到了刘邦的猜忌以及功不配位的因素。
陈豨在代地造反后,刘邦亲征,在到达邯郸后,要求彭越带兵出征,结果彭越推说有病没去,只派了将领带着军队去了。彭越为何不应战,其中也有对刘邦铲除异姓王的忌惮,原本想避祸,却不想弄巧成拙,进一步将矛盾激化,最终刘邦将他贬为庶民,最后又被吕后参了一本,导致身死被夷三族。
对于韩信的处理,也是如此。当有人举报他造反时,刘邦原本也是想出兵将他荡平的,但陈平的话让他冷静了下来,说你既打不过韩信,在用兵上也没韩信强,你凭什么取胜韩信呢?
最后,刘邦采用了陈平的策略,“伪游云梦",抓捕了韩信,之后从楚王降为淮阴侯,软禁于京城,什么权也没有了,最后也是死于吕后的阴谋之下。
当初有人举报彭越造反时,刘邦并没有下恨心要诛杀他,而是将他贬为平民,并流放蜀地。如果他安于现状,不再为曾经的功劳寻求一个合理的结果,即便巧遇吕后,也不会去寻求她的帮助,就不会有后来的身死。
对于彭越,刘邦能显示出他的宽容,那么对于韩信,他为何做不到了呢?实际对于韩信之死,刘邦也不是滋味。他虽将韩信囚禁于长安,但一直也没有将他怎么样,这本身已经说明,刘邦并不忍心谋害韩信,对于他,也如同彭越一样,也有可以网开一面的。
但为何最终在吕后和萧何的阴谋下,他还是同意了诛杀他们二人呢?这正是出于皇权和汉室江山的考虑,也就是封建制度皇权独尊的排他性所决定的。
韩信死后,英布自然也坐不住了,这种信号太明显了,他只好被迫起兵。当初楚汉相争时,异姓王是协同作战,如今起兵都是单打独斗,怎么可能是刘邦的对手,自然逃脱不了兵败被杀的下场。
从以上这些异姓王之死,可以看出,他们的罪名基本都是清一色地谋反。谋反是大罪,大多数谋反的臣民,如果不能上位,其结局必然是身死。
从上述可知,韩信之死的主要参与者有刘邦、陈平、萧何和吕后,陈平是刘邦的小弟,萧何选择站队吕后,其中折射出的自保意识也很强。
更何况,像萧何、张良与韩信不同,萧、张二人都是谋臣,他们对人性的判断远比韩信要强,他们对刘邦的应变能力也更高,而且文臣造反的几率比较小,没有军事上的支持必定不成功,这一点刘邦也清楚。
那么吕后为何参与其中呢?而且对这些异姓王一点好感也没有,因为她也意识到,这些人留着就是后患,如果不早点诛杀,到时她的儿子即位后,一旦有人起来造反,就是大麻烦。既然是麻烦,何不乘着刘邦在世时解决掉他们呢?
至于萧何为何不再保韩信,主要因为江山已定,即使韩信死了也不会对大汉江山有什么大的影响,相反,他自己也到了表忠心自保的时候,所以选择做了帮凶。
可悲的只有韩信,他不与人结盟,对刘邦信任有加,却不想最后成了忠诚的殉葬者。
综上所述,不论韩信如何自保,都难以改变他的结局。即使刘邦愿意放过他,吕后也不愿意,彭越之死就是例子。所以说,韩信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皇权的至高无上,唯我独尊,韩信及其那些异姓王,作为皇权潜在的威胁,刘邦和吕后都不愿他们做大,所以只能选择逐个诛杀。
再者,刘邦将死之时,留下遗言,非刘姓不可封王的规定,这一点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标签: 彭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