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全球实时:诸葛亮处死马谡后,他的儿子却成为马谡第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公元223年,刘备在临终之际,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不过,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经常和马谡谈论天下大事,甚至能从白天聊到晚上。公元225年,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时候,就采用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的策略。等到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更是安排马谡镇守街亭,这足以体现出诸葛亮培养马谡的良苦用心。


(相关资料图)

不过,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诸葛亮之前的部署,不在山下的城池建立防线,反而舍弃水源,上山防守。当时,王平这位副手看出了马谡部署上的问题,所以多次劝谏他。但是,马谡不采纳王平的建议,还是选择上山防守。结果,张郃率领大军前来后,马谡很快就吃到了败仗。

具体来说,因为马谡丢掉了街亭,所以曹魏后续的援军可以通往陇右地区。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夺取陇右的计划也无法实现了,这导致其只能无奈退军。在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过,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杀了马谡后,他的儿子诸葛瞻也犯了类似的错误,这可谓是第二个马谡。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瞻于公元227年出生。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其间,写信给哥哥诸葛瑾,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诸葛瞻继承了武乡侯的爵位。等到诸葛瞻17岁的时候,迎娶蜀汉的公主。

延熙七年至景耀三年(244年—260年),诸葛瞻累迁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但当时宦官黄皓弄权,朝廷大臣都迁就庇护他,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钟会率领大军进攻汉中,虽然姜维及时撤退到剑阁,挡住了钟会,可是,邓艾还是成功偷渡阴平,率军来到了蜀汉腹地。

于是,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诸葛瞻盘桓不前。对此,黄权的儿子黄崇多次劝说诸葛瞻提前抢占险要的地势,不让邓艾进入到平原地区。因为邓艾是深入敌后,蜀汉一方只要积极防守,完全可以拖到对方粮草匮乏的时候。

不过,对于黄崇的正确意见,诸葛瞻却是犹豫不决,从而错失了抵抗邓艾的良机。因为蜀汉大军没有抢占险要地势,邓艾直接率军击败了诸葛瞻,并继续朝着成都前进。由此,和当年的马谡一样,诸葛瞻也不懂得据险而守的道理,更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劝谏和良策。在被邓艾击败后,诸葛瞻撤退到绵竹,这也是成都的最后防线了。

为了速战速决,邓艾派遣使者诱降诸葛瞻,表示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册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听后大怒,斩杀了邓艾派出的使者,立即率军出战。而这,自然是正中邓艾下怀。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

最后,在绵竹之战中,凭着一腔热血,诸葛瞻一度占据了上风,不过,在邓艾全力出击后,蜀汉大军很快就支撑不住了。最终,不仅诸葛瞻战死沙场,他的儿子诸葛尚也冲入战场,为守卫蜀汉而壮烈牺牲。

在绵竹之战后,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彼时,因为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已经全军覆没,而姜维率领的主力又远在剑阁,不能及时回援成都。于是,在谯周等人的劝说下,后主刘善放弃抵抗,选择出城投降。在此基础上,蜀汉在公元263年正式灭亡。而就诸葛瞻来说,无疑是难辞其咎的。诚如南燕名将慕容镇所言: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关,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据束马之崄,卒擒于邓艾。

标签: 在此基础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