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世界热点!《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41——王陵廷争,陈平慎默,刚直不阿VS机会主义

【原文】汉纪五  高皇后〔荀悦曰:讳"雉"之字曰"野鸡"。索隐曰:字娥姁。应劭曰:礼,妇人从夫諡,故称"高"也。师古曰:讳雉,故臣下讳雉也。姁,许于翻。〕元年(甲寅,公元前一八七年)

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高祖到白马与群臣盟曰:"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说,读曰悦。〕问左丞相平、太尉勃,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王,于况翻。〕太后喜。罢朝,〔朝,直遥翻。〕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啑,所由翻,小啜也。索隐引邹氏,音使接翻。〕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背,蒲妹翻。〕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谓当朝廷而谏诤。〕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十一月,甲子,太后以王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遂病免归。

【翻译】汉纪五 汉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


(资料图)

冬季,高太后吕雉在朝议时,提出准备册封几位吕氏外戚为诸侯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回答说:“高帝曾与群臣杀白马饮血盟誓:‘非刘姓皇族的成员不能够封王,没有获得军功的人不能加封为侯。假若有不是刘姓的人称王,天下臣民共同消灭他。’现在分封吕氏为王,不符合白马之盟所约。”太后很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二人回答说:“高帝统一天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现在太后临朝管理国家,分封几位吕氏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听了很高兴。朝议结束后,王陵责备陈平、周勃说:“当初与高皇帝饮血盟誓时,你们二位不在场吗?现在高帝驾崩了,太后以女主当政,要封吕氏为王,你们即使是要逢迎太后意旨而背弃盟约,可又有何脸面去见高帝于地下呢?”陈平、周勃对王陵说:“现在,在朝廷之上当面谏阻太后,我二人确实不如您;可将来安定国家,确保高祖子孙的刘氏天下,您却不如我二人。”王陵无言答对。十一月,甲子(疑误),太后明升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剥夺了他原任右丞相的实权;王陵于是称病,被免职归家。

【解析】由于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皇帝很少过问日常政务,更多是处理军事和外交事务,相权是可以制约皇权的。以致于当刘邦想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群臣不支持也只能放弃。汉惠帝时,相权依然很强大,以致于当惠帝去世、新帝年幼时,吕后由于担心大臣压过皇权恐惧压过了悲哀。直到张良的次子张辟彊建议丞相迎合吕后,拜外戚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南北军,让呂氏掌握国都军事力量,吕后才安心。

西汉初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之所以称为南北军,与两军所处的地理方位有关。南军位于长安城南部,驻扎在未央、长乐两宫之内的城垣下,负责守卫两宫,属卫尉(卫将军,九卿之一)统领。殿外门署属卫尉,殿内由郎中令统领郎卫负责守卫。北军位于长安城北部,属中尉统领,长安城除宫城范围以外,皆归中尉(后改名执金吾)守护。城门及城郊由城门、步兵校尉掌管。西汉时南军由卫士组成,总数一两万人。北军有几万,实力上超过南军,成为护卫和稳定京城秩序的重要力量。

这个同意吕氏统领军事力量的丞相并没有明说是王陵还是陈平。笔者认为应该是陈平劝说,王陵同意的。吕后掌权后,为了制衡刘氏诸侯王的力量,就想给吕氏封王。王陵用白马之盟作为依据表示反对。这个时候,如果陈平、周勃和王陵同一立场,还有诸多刘姓诸侯王在,吕后很可能知难而退,最后吕氏和刘氏纵然不能和平共处,矛盾也不至于激化。但是,陈平选择了顺从吕后的意思,周勃列传中没有记载,笔者以为周勃作为武官可能选择了不表态。吕后就知道事有可为,通过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王陵的权力。秦孝公也曾采用这种方式剥夺变法反对派甘龙的权力。

对于王陵和陈平的选择,后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支持陈平的选择,如苏辙:王陵、裴炎迎祸乱之锋,欲以一言折之,故不废则死。陈平、狄仁杰待其已衰而徐正之,故身与国俱全。有人支持王陵,如徐钧:抗议争封独犯颜,周陈只合共持难。若能坚守长陵约,不但刘安吕亦安。笔者认为,王陵是一个有刚直不阿的人,而陈平则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周勃算是委曲求全者。后面陈平诛吕尊文也只是因为“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吕后的妹妹一直对陈平不满,吕后不在后陈平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诸吕积极拉拢陈平,也许陈平就是吕氏团队的一员了。正是因为陈平这类人的存在,使得周勃的选择成为最优策略。

但凡英明的领导,都会喜欢有坚定立场的下属,这样的人在领导可能做错时会据理力争,未来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以信赖的,大方向上基本不会犯错。独断专行、短视喜欢听谗言的领导,则喜欢机会主义的下属。这样的人在领导得势时百般顺从,领导失势时就会反水。在领导不注意时,就会积极追逐个人利益。

【原文】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此时尚右,故陈平自左丞相迁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不治事,〔治,直之翻。〕令监宫中,如郎中令。〔言食其不董丞相职事,常监宫中若郎中令。监,古衔翻。〕食其故得幸于太后,公卿皆因而决事。

【翻译】太后升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任命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设办公的处所,常在宫中处理政务,同郎中令一样。但审食其早就得太后宠幸,公卿大臣都要通过审食其裁决政事。

【解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说苑》有:"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

“食其”这个名义的含义是忠诚、忠义。审食其在刘邦起兵夺取江山的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危难之中陪伴太公、吕后,即“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不相遇,反遇楚军。”《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以舍人初起,侍吕后、孝惠沛三岁十月,吕后入楚,食其从一岁,侯。建立信任最好的时机就是对方落魄的时候,任何领导都需要一个信赖的人占据关键的位置确保自己的命令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所以有机会时,审食其就升任了左丞相,但却在皇宫办公。也正是因为如此,世人都传审食其是吕后的情人,他的封号辟阳侯也代指后妃所宠幸的嬖臣、面首。

由于审食其得到吕后信任,公卿大臣有什么因而事情都需要得到审食其的批准。而陈平作为第一丞相则选择了不作为,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

【原文】太后怨赵尧为赵隐王谋,乃抵尧罪。〔尧为赵王谋,事见上卷高祖十年。赵王如意,諡隐。諡法: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为,于伪翻。〕

【翻译】太后对赵尧当年为高祖设谋保全赵王刘如意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便借故罗织罪名,罢免了他御史大夫的官职。

【解析】吕后之前因私人恩怨对付戚夫人、赵王等都还只是刘氏皇族的家事。对于赵尧虽然心中不满,由于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在掌权之前也只能忍着。等到吕后架空王陵,陈平不作为,审食其掌握相权后,就开始报仇了,找借口罢免了赵尧的官职。

【原文】上党守任敖尝为沛狱吏,有德于太后;乃以为御史大夫。〔任敖,沛人,少为狱吏。高祖常避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敖搫伤主吕后吏,故后德之。〕

【翻译】上党郡的郡守任敖,曾做过沛县的狱吏,对太后有恩德,太后就任用任敖为御史大夫。

【解析】吕后也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才。幸好汉初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政策方针,才没出什么大问题。

【原文】太后又追尊其父临泗侯吕公为宣王,兄周吕令武侯泽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临泗侯,班表:以后父赐号。索隐曰:应劭云:周吕,国也,按周及吕皆国名。济阴有吕都县,晋灼曰:吕,县名,以为侯国。予据班志,吕县属楚国。令武,諡也。〕

【翻译】太后追尊其去世的父亲临泗侯吕公为宣王,追尊其兄周吕令武侯吕泽为悼武王,打算以此作为分封吕氏为王的开端。

【解析】因为刘邦有白马之盟,非刘氏不能封王,无功不能封侯。吕后就先从去世的吕家人开始。人都没了,就只是个名号没有实权,反对力量会小很多,但象征意义却很大,算是开了先河。

【原文】春,正月,除三族罪、妖言令。〔秦为威虐,罪之重者,戮及三族;过误之语,以为妖言;故皆除之。〕夏,四月,鲁元公主薨;封公主子张偃为鲁王,谥公主曰鲁元太后。

【翻译】春季,正月,太后下令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夏季,四月,太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去世,封公主之子张偃为鲁元王,议定公主的谥号为鲁元太后。

【解析】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是吕后的贡献,减轻刑罚。张偃是张耳的孙子,由于其父张敖受到拖累,封张偃为王事实上也是违背了白马之盟。不过,有张敖曾任赵王、无辜被剥夺王位的因素在,反对力量也会较小。

【原文】辛卯,封所名孝惠子山为襄城侯,〔班志,襄城县属颍川郡。〕朝为轵侯,〔轵县属河内郡。〕武为壶关侯。〔壶关县属上党郡。〕太后欲王吕氏,乃先立所名孝惠子强为淮阳王,不疑为恒山王;〔惠帝元年,淮阳王友徙王赵,今以封强。恒山郡本属赵国,今割以封不疑。恒,户登翻。〕使大谒者张释风大臣。〔风,读曰讽。〔考异曰:史记文帝本纪〕及惠景间侯者表、汉书匈奴传皆作"泽"。史记吕后本纪:"八年,中大谒者张释",汉书纪作"释卿",恩泽侯表及同勃传皆云"张释"。颜师古注曰:荆燕吴传云"张择"。今从史记吕后本纪、汉书恩泽侯〔表〕。〕大臣乃请立悼武王长子郦侯台为吕王,〔苏林曰:台,音胞胎之胎。索隐曰:郑、邹并音怡。考异曰:汉书外戚侯表及高五王传皆作"鄜侯"。今从史记本纪、功臣侯表。〕割齐之济南郡为吕国。〔济,子礼翻。〕

【翻译】辛卯(二十八日),太后晋封号称是孝惠帝之子的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太后图谋分封吕氏为王,为了安抚刘氏宗室,就先立号称是孝惠帝之子的刘强为淮阳王,刘不疑为恒山王。又指使宦官大谒者张释,委婉巧妙地向大臣们说明太后分封吕氏为王的本意。于是,大臣们识趣地奏请太后立悼武王吕泽的长子郦侯吕台为吕王,把属于齐国的济南郡割出来,另立为吕国。

【解析】如果吕后只封吕氏为王,那就会打破刘吕双方的力量平衡,引发刘氏反对。同时分封刘氏、吕氏,则可以争取这些获得分封的刘氏皇族的支持。而且,分封吕氏为王这个建议还不能是吕后自己提出来,而是要吕氏阵营的官员提出来。鲁元公主的封地是从齐国割出来的,有了先例,吕王的封地也继续从齐国出,其他诸侯国反对的可能性则比较大。

【原文】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刘昭志:赵国邯郸县有丛台。〕秋,桃、李华。

【翻译】五月,丙申(初四),赵王宫中的丛台,发生了火灾。秋天,桃树、李树都不合时令地开了花。

【解析】不吉利的征兆,所以予以记录。

【原文】二年(乙卯,公元前一八六年)冬,十一月,吕肃王台薨。〔考异曰:史记本纪:"高后元年,立孝惠子不疑为恒山王,吕台为吕王。""二年,恒山王薨。""十一月,吕王台薨。"年表,二人皆以元年薨。汉书本纪:"元年,立不疑、吕台、产、禄通为王。二年,不疑薨"。年表,元年,不疑及吕台为王,二年皆薨。盖史记年表"薨"字应在二年,误书于元年耳。其实二人皆以二年薨;汉书本纪云"产、禄通为王",亦误也。〕

【翻译】二年(乙卯,公元前186年)冬季,十一月,吕肃王吕台去世。

【原文】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羌道,班志,县,属陇西郡。武都,时为县。汉志:县杂蛮夷曰道。武帝置武都郡。〕夏,五月,丙申,封楚元王子郢客为上邳侯,齐悼惠王子章为朱虚侯,〔班志,东海下邳县。应劭曰: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邳。臣瓒曰:有上邳,故曰下邳。师古曰:瓒说是也。班志,朱虚县属琅邪郡。括地志:朱虚故城,在青州临朐县东六十里,汉朱虚也。十三州志:丹朱游故虚,故云朱虚也。虚,犹丘也;朱,犹丹也。索隐:虚,音墟。考异曰:史记高后纪在元年,今从汉书王子侯表。〕令入宿卫;又以吕禄女妻章。〔妻,千细翻。〕六月,丙戌晦,日有食之。秋,七月,恒山哀王不疑薨。〔恒,户登翻。〕行八铢钱。〔应劭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即八铢也。汉以其太重,更铸荚钱,今民间名榆荚钱是也。民患其太轻,至是复行八铢钱。〕癸丑,立襄成侯山为恒山王,更名义。〔更,工衡翻。〕

【翻译】春季,正月,乙卯(二十七日),发生大地震;羌道、武都道山体崩裂。夏季,五月丙申(初九),太后封楚元王之子刘郢客为上邳侯,封齐悼惠王之子刘章为朱虚侯,令二人入宫担任侍卫,并把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为妻。六月丙戌晦(三十日),出现日食。秋季,七月,恒山哀王刘不疑去世。朝廷下令,发行八铢钱。癸丑(二十七日),太后晋封原襄成侯刘山为恒山王,并为他改名刘义。

【解析】楚元王刘交是刘邦的侄子,之后由于太子刘僻非早死,次子刘郢客承继承楚王。刘章是齐王刘肥的次子,由于齐王将土地割让给了鲁元公主和吕王,所以吕后比较信任刘章。另一方面为了争取刘氏皇族的支持,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为妻。

秦始皇统一币制,"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形成圆形方孔的“ 秦半两 ”钱,以铜铸造,重量半两(即十二铢,约8g左右)。当物质丰富时,钱币太重就不方便交易,没有零钱。汉初因袭秦的半两钱制,改为榆荚钱(一铢),但币制很乱,允许民间自行铸币,分量不一,导致物价大幅上涨。因此,吕后推出八铢钱稳定物价。

标签: 吕氏为王 鲁元公主 御史大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