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点】勿忘国耻:南京大屠杀是怎么发生的?刻在骨子里的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日本向上海发动侵略,淞沪会战打响。由于国民党错误指挥,导致上海沦陷。不久后,日军又向南京发动进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年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由于国民党内人心涣散,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日军血腥屠杀30余万中国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其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受害者。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之后,由于长距离、短时间多方作战,日军面临断粮的威胁。
于是日军前线指挥官便给士兵们下发了“就地征收”的命令,所谓“就地征收”,就是抢劫南京老百姓的粮食。
以往作战,一般情况下,部队士兵是见不着百姓的,战时上阵,战后集中在兵营,不能随意到市区去、不能和战地百姓发生大规模的接触。
但是,“就地征收”的命令发出去之后,侵华日军士兵就深入到了南京城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和南京的老百姓,发生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
正是到每家每户抢粮的过程中,诱发了更多的妇女遭到日军的侮辱。
因为从“八一三”到“12.13”,这群日本兵已经整整打了4个月,换句话说,已经有4个月没有碰过女人了,所以,强奸,大规模的、普遍性的强奸暴行。
日本兵在强奸南京妇女之后,为什么要将她们及其家属杀掉?
杀人灭口,来个死无对证。凡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善行有善行的逻辑,兽行有兽行的逻辑。
日军当时有位士兵名叫曾根一夫,他曾经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的所作所为。曾根一夫是侵华日军的一线战斗人员,他参加了从上海到南京的一系列战斗,战后他写下回忆录《私记南京虐杀》,记述了他在中国强奸妇女、杀害平民、烧毁村子的暴行。
曾根一夫老年照
原本曾根一夫只想按照上级的安排,搜查出足够的粮食,但由于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也恶念丛生,想要作恶,毕竟那时候日军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付出任何的代价。
有一次在他们搜查的途中遇到了一对年轻的夫妻。男子见被日军发现,便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交了出来,祈求日军放他们夫妻二人一条生路。
曾根一夫与其他日军一眼便看上了这位年轻人的老婆,虽然他们都穿着简陋的棉衣,但是不难看出这只是这位女子逃命的故意打扮。
曾根一夫与其他日军一对眼便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他们对那名男子说,要借他的妻子一用。男子虽然听不懂,但看着曾根一夫他们一直打量自己的妻子,心中也明白了大半。
只见男子不停地下跪求饶,希望曾根一夫可以放过他们夫妻二人,那名富太太也跪在地上泪流不止,希望日军可以放过自己,但她们的求情并没有什么用,反而使得日军更加猖狂起来。
他们不顾男子的反抗,将男子绑在了树上,又将那名女子拖进了附近的草丛将其侮辱了。女子刚开始奋力反抗大声呼救,可根本没什么用,没有人来救她,没多久草丛中便没了声音。
曾根一夫与队友尽兴之后,为避免发生事端,就将这夫妻两人直接枪毙了。后来的曾根一夫每每想到这件事心中都十分的愧疚,他总是做梦,在梦中这对夫妻一直在向他索命。
这种事情在当时的南京每天都在上演,在曾根一夫的日记本上记录着南京城到处都是浮尸遍野,街上随处可见施暴的日本士兵,只要有些姿色的女子都在承受着日军的暴行。
12月17日,日军的“南京入城式”?更是一道催命符。
当时日军为了扩大对外的宣传,在南京城破之后决定在12月17日举办南京入城式。
为了提高影响力,当时还安排了日本皇族(朝香宫鸠彦)参加。
因此,日军为了首长及皇族的安全,必须要在“入城式”举办之前,将南京城内的残兵,全部扫荡干净。
然后12月13日刚占领南京城,12月17日就要办南京入城式,这中间只有短短4天的时间,接到“扫荡残兵”命令的侵华日军士兵,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问题。
国民党部队的残兵败将,换上便衣、藏在民间,如何辨别他是残兵、还是老百姓?日本兵认为很难辨别,所以,他们很残忍地决定一切格杀勿论。
所以,城中百姓及未来得及逃离的士兵被日军大规模的圈禁,将他们赶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机枪扫射。
除了机枪扫射之外,他们还举办了丧心病狂的杀人竞赛,将百姓当做靶子,比赛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杀掉100个人。百姓双手被绑在身后,只能任凭日军屠杀,场面十分血腥。
如今距离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85年,那些曾经在南京犯下罪恶的日本士兵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对于那些死不认账,绝不悔改的侵华日军,我们仍需要教育自己的子女牢记历史,永远不原谅。
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因为从小到大受到家人过多的关爱和呵护,没有养成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和危难时,孩子往往不知所措,害怕退缩。只有铭记历史,才不会坐以待毙,忘战必危。
历史回形针(ID:qiantan2016)
经济 | 历史 | 文化 | 管理
生活,就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
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