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天天时快讯】崇祯十六年,明朝灭亡前夕,老鼠一个咬着前一个老鼠的尾巴进城


(相关资料图)

崇祯十六年,北京城内开始出现一种怪病,很多人的身上会突然隆起一块,得了这种病的人,会全身红肿,不一会就会死亡。明末有名的医学家吴又可在他的《瘟疫论》就就有详细的记载:”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所谓疙瘩瘟着,遍身红肿,发快如瘤着是也“。一家只要有一个人得了这种病,全家会在几天之内全部死亡。当时不仅有疙瘩瘟,当时还流行”西瓜瘟“,之所以会叫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得了这种瘟疫的人,眼睛会发红,并忽然吐血,吐出来的血就像西瓜汁,因此也会被称为西瓜瘟。得了这种瘟疫也是得之既死。

这种恶行疾病的爆发,使得北京人心惶惶,很多当地的医生,太医院派出医术最高的医生去检查,也没有办法认识。后有外省人员到京办事,说认识这种病。得了这种的患者,如果膝弯后有筋肿起,呈现紫色则此人必死,如果是红色的话,用银针快速刺进去。出了血之后,就能治好。当时的医生用此方法救了很多人。当时的北京因为这场鼠疫的肆虐,使得民众死了五分之一,守卫北京的明军士兵也死了将近一半。由于死亡的人数太多,使得北京的城门整整半年时间都被运输棺材的马车堵塞。

有史记称:“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而这个瘟疫,就是让人谈之色变的鼠疫。其实在万历年间,瘟疫就已经在大同开始流行。万历八年,《山西通志》记载,在大明同蒙古对持的前线大同,就已经爆发了鼠疫。其严重的程度,几乎十个家庭九家感染。由于当地的府衙根本就没有重视,导致疫情肆意蔓延。当地百姓纷纷逃难,流民数量进一步增加。大量逃亡的流民,由于饥饿的困扰,他们开始挖掘老鼠洞里的粮食来吃,吃完老鼠的粮食之后,他们又开始捉老鼠。由此瘟疫成为了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控制。当时人口的密度还不是很高,交通也不方便,加上鼠疫传播的速度很快,一个村的村民感染之后,很快就全部死亡,因此还没有导致大规模的传染。

可是到了崇祯年间,鼠疫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爆发。其中爆发最为厉害的地方就是李自成的老家米脂。更加可怕的是,根据记载那几年那些闹鼠疫的地方天气也是异常有问题,春天几乎一滴雨都没有下,导致春苗几乎枯死。粮食的短缺使得当时粮食价格一度涨到24两一石。这个价格在当时使得很多的百姓根本就没有办法承受,《国榷》记载,陕西和山西等地,很多的婴儿一出生就被吃掉,一旦看到有人死掉,活着的人就会立刻上去分吃他的尸体,其中大部分都是妇女儿童。而吃过人的人,因为吃的人肉过多,而导致双眼发红,脸上长出红斑,全身燥热发狂而死。

特别是到了崇祯十四年,这一年有人忽然看到一幅非常诡谲的画面,在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出现无数的老鼠,这些老鼠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咬着前一个老鼠的尾巴,就这样成全结对的渡过湖泊江河,很快就快速的扩张到了北京和安徽等地。

而且有人曾经根据老鼠成群出现的区域发现,鼠疫爆发的地点,也是当时农民起义军流动的轨迹几乎一致。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当初能把闯王打得只剩下十八骑的孙传庭,会在潼关和沛园一战输得那样彻底。李自成的农民军生活艰苦,一路基本上都是依靠抢夺获得生存资料。很多军中得病的人,其实早就被丢弃,能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有抗体,因此这群人只要到一个地方,就会把鼠疫带到一个地方,从而引起当地的瘟疫泛滥,而存活下来的人没有出路,就只好又参加农民军。农民军和官军作战的时候,又通过呼吸或者血液传播给了官军,官军又是聚居在一起,又形成了传播,导致最后战斗力的彻底丧失。这也是李自成的农民军越打越多,官军越打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沦陷前夕,明军守城部队严重匮乏。当李自成的军队来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明朝军官“鞭一人起,一人伏卧如故”,由此来看,但是守城的明朝士兵,几乎已经虚脱的站不起来。士兵已经虚弱的无力战斗了,此时再坚固的壁垒也难以守住城池了。甚至有不少文献记载,当时因死的人太多,甚至有人在白天都看到鬼魂就在游荡。

气数,是一个非常唯心的理论,但是如果看看崇祯十六年,崇祯十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或许冥冥之中还真有这个东西。李自成进北京之后,他的手下刘宗敏欺负了陈圆圆,惹怒了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从此历史彻底改变。那么为啥清军能从北南下,一路打下来,灭了明朝呢?原来,于鼠疫传播的媒介—跳蚤讨厌马匹的气味,以骑兵为主的清军幸运地免疫,顺手击溃了羸弱的李自成和腐朽的南明政府,最终夺得天下。

标签: 大规模的 基本上都是 全部死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