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刘备指定的托孤大臣,最终却被诸葛亮罢免官职!
在蜀汉历史中,白帝城托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公元221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对此,孙权派出陆逊来抵挡刘备。公元222年,在夷陵之战败给陆逊后,刘备一直停留在白帝城。公元223年,刘备病重之时,将诸葛亮和李严征召到身边,命令两人共同辅佐太子刘禅即位。
同年,刘备去世后,李严作为尚书令,留下镇守永安,而诸葛亮作为丞相,则回到成都处理朝政。正是在诸葛亮、李严这两位托孤大臣的默契配合下,濒临灭亡的蜀汉得以转危为安。不过,这两位托孤大臣没有一直和睦下去。特别是在公元231年,诸葛亮更是罢免了李严的官职,这是为什么呢?
一
(资料图)
具体来说,李严出自荆州之地,原本是刘表的部下。公元208年,李严离开荆州,前往益州投奔刘璋。公元211年,在刘璋的邀请下,刘备率军前往益州。一年后,益州之战正式爆发。公元213(建安十八年),刘璋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度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这促使益州的治理上升到新的的台阶。
公元217年,刘备率军前往汉中,和曹操爆发了汉中之战。公元218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达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先斩后奏,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人。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不久后,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
等到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李严成为汉中王劝进表的11位领衔人物之一。正是因为之前有领兵作战的经验,等到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不仅册封李严为尚书令,还让他率军留下镇守永安。
二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尚书令是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也即在蜀汉内部,李严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因为李严还掌握了一定的兵权,所以,对于这两位辅政大臣,刘备的安排是一文一武,并互相制衡。但是,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通过北伐中原这一行动,全面掌握了蜀汉的大权。而这,无疑削弱了李严的权力和地位,这也为李严陷害诸葛亮埋下了伏笔。
公元231年的春天,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在诸葛亮出兵祁山后,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加上巴蜀之地的道路艰险,所以李严负责的粮草没有及时供应。于是,李严就写信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只好答应。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等到诸葛亮回到成都后,李严故作惊讶,表示军粮充足,你怎么又退军呢?
由此,李严不仅想要洗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还要陷害诸葛亮,给他按上无故撤军的罪名。彼时,如果后主刘禅真的罢免了诸葛亮的丞相一职,那么李严无疑是最可能接替该职位的人选。毕竟,李严不仅在蜀汉内部拥有深厚的资历,还是刘备亲自指定托孤大臣。
三
不过,等到诸葛亮将李严的书信交给刘禅后,李严的诬陷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在李严认罪后,有人建议处死李严,不过,诸葛亮看在托孤大臣的身份上,只是上奏刘禅,将李严废为平民。虽然李严不择手段,但是,诸葛亮还是顾念旧情的,也即没有对他赶尽杀绝。在被罢免官职后,李严还被流放到梓潼郡。
到了公元234年,在得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后,李严发病而死。因为在李严看来,当时的蜀汉只有诸葛亮能够重新启用他。所以,由于最后的希望已经破灭,李严随之在绝望中郁郁而终。
总的来说,刘备未尝不知道李严身上有缺点,他之所以将李严任用为托孤大臣,一方面是李严是东州派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为诸葛亮分担压力。不过,李严却以为自己可以与诸葛亮争权,坐上蜀汉百官之首的位置。只可惜他德不配位,能力也不如诸葛亮,纵然有不少功绩,也只能留下一世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