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6 09:25:49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实体商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顾客盈门。不过,许多消费者在收银台结账时,并不是用现金和信用卡,而是用手机。原来,几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幅度颇大的优惠措施,消费者在指定商家用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实体商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顾客盈门。不过,许多消费者在收银台结账时,并不是用现金和信用卡,而是用手机。原来,几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幅度颇大的优惠措施,消费者在指定商家用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研究报告》,2015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40261.1亿元,环比增速24.8%。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坐拥七成,而依托于微信和手机QQ的财付通则位居次席。
“线下消费+移动支付”,实体商家终于和互联网企业找到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联姻方式。而这样的联姻模式,将改变线下消费市场的运营和营销模式。
从过去的现金支付到后来的信用卡支付,商家需要配备的,只是一台小小的POS机,而到了移动支付年代,商家需要增添的,绝不仅仅只是支付宝账号和微信二维码。
当“80后”和“90后”消费者选择使用移动支付时,很可能其对消费地点、消费产品的选择,也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完成的。店铺在手机地图的位置是否准确,在各类团购网站上的评分是否高,是否能提供在线排号选位等附加功能,往往成了消费者选择消费地点的主要因素。因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了年轻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这就对实体商家有了新的考验。过去,“酒香还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也怕没上网”。过去,消费者不满意服务通常会当面找经理理论;现在,他们在第三方支付或点评类网站上打一个差评即可,而商家连自己“怎么得罪了顾客”都不知道。
换言之,实体商家若想在移动支付时代立足,不能仅在支付层面与移动互联网对接,从消费前的产品推介,到消费时的客户服务,再到消费后的反馈分析,整个消费过程都需要和移动互联网对接,以留住消费者。如此拥抱移动互联网,绝不只是为了给消费者以便利,更能有效掌握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此对企业进行转型改造。
事实上,移动支付对市场的改变,将不止局限于线下消费,也会对金融服务领域产生影响。
如今,在银行网点营业大厅里的等候者,大多是银发族。年轻一代往往不会在漫长的排号中浪费时间,对于能减少排队时间的各类金卡也不感兴趣,他们更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搞定理财问题。这样的理财习惯,对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提出了新的考验。
一方面,第三方移动支付体系的崛起,或多或少会对银联移动支付体系形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于银行的选择,并不取决于后者有多少网点,而在于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使用是否足够便捷,以便消费者进行移动支付和网上理财。
“线下消费+移动支付”来了,这对实体商家和银行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善于利用这一模式的企业,可以借此实现“弯道超车”,让自身原有的竞争优势与移动互联网更好地结合,提升自身在移动支付时代的业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