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31 10:48:22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实际上,堵车是堵在进口那里。缓解停车难是为了方便停车,到哪里办事到哪里停,车跟人走,不是建立大型停车场就能解决的。
作为国内首个智慧化停车场库建设地方标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实施《关于发布<基于环境振动激励的桥梁拉索索力测试方法>等5项上海市地方标准的通知》其中包括《公共停车场(库)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建设技术导则》(编号为DB31/T976—2016)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专家共论如何打破广州立体停车库发展困境
相较于上海杭州都有政策支持,广州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立体停车的申办程序、政策落实卡在规划上。因为现在立体停车需要场地,而在广州中心城区,多数住宅区已经按照之前的规划划定了停车区域,突破这个规划很难。”
在近日举行的“互联网+智慧停车”论坛上,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秘书长冯义升坦言,“互联网+停车去年来很热,广州都有20家公司在做,其实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问题,而是提高车位利用率,包括车位共享、电子支付快进快出等。实际上,堵车是堵在进口那里。缓解停车难是为了方便停车,到哪里办事到哪里停,车跟人走,不是建立大型停车场就能解决的。广州有一个大型立体停车场现在还空了一半以上的位置。”他呼吁政府部门针对新鲜事物应设立审批标准,“不管是建立体停车场还是做互联网停车,在现有土地上利用空间增加车位,也是有好处的。”
建议:像加装电梯一样加装停车位
提起目前广州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广州市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朱志华建议,“现有的小区和商业中心停车难问题较突出,虽然小区、商业中心这些都有既定的规划,但市民仍有对停车位的需求。能否像加装电梯一样,在固有规划的基础上对小区增加停车位征求意见?是否可在征得居民的同意后,利用绿地等公摊面积实现车位的有效增量?”
对此,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负责人赵亚玲表示,“考虑到大部分人就近停车的便利性,在小区内增加停车位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停车位的建设需要独立用地,在规划上有指标控制。从实用角度看,绿地改停车场确实方便了一些业主,但从居民宜居角度,属于突破原有规划,目前不太可行,可能需要专家再讨论论证。”
观点:互联网+智慧停车投资怎么看
创业创新离不开风投。在论坛上专访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他在中国管理着25亿美元以上的创投资金,是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
“选投资人不能只看谁给钱多”
熊晓鸽开玩笑说自己也是“90后”,因为他1992年开始融资,1993年开始投资,“20多年投了450家公司,有100多家通过上市或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
回头看20多年的经验,他发现基本符合“二八定律”,“投那么多公司,成功的是少数,基本也就两成。”作为著名的风投人,他说最有价值、最值得骄傲的,不是投成功的,而是“投失败的公司、教训”,因为可以提醒下一次不要犯同样的低级错误。
“现在的中国,创业热情非常高,但是钱太多基金太多带来的问题是,好的项目还是少数,很多基金来抢有限的好机会。”熊晓鸽提醒创业者,选择投资人不能只看谁给的钱多,“创业者要了解投资人除了钱以外的增值服务,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经验领域。”
建议成立母基金分层次投资
现在中国是全世界风投资金最多的国家,风投公司数量激增,但大多都较小。熊晓鸽说,统计显示,国内风投公司有2万家,但平均规模只有5000万人民币左右,迫于资金和业绩压力,大多小风投公司都想抢IPO(首次公开募股)前期的公司,早日收回资金。
他建议,政府最好通过独立机构成立一些母基金,分层次投,有的投初创期,有的投成长期等。
他判断,如此多的小规模风投资金会带来未来风投行业的整合与优胜劣汰洗牌,优胜劣汰肯定存在,会在大的平台下细分行业,有的擅长通信领域、有的擅长文化娱乐产业……不同的基金会有不同的擅长领域。
“不要每个地方都抢风投注册地”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带动地方经济,都在“抢”公司。“不少地方政府都跟我说,给你钱,来我们这里注册公司吧。”熊晓鸽说,但是风投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地方政府对于风投注册地的抢夺会影响风投公司的融资速度和质量,“使投资人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融资上,而不是考察项目,降低了融资的效率。”
他举例说,美国只有两个风投注册地,“中国也是一两个地方搞注册地就行了,不要每个地方都抢注册地,不要让投资人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融资,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融到高质量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