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实时:商鞅的变法和手段
商鞅原本是卫国人。卫国曾经是中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然而到了战国时代,在群雄争霸的背景下,卫国落后了,成为了周边强国吞食的目标。另外,卫国国内证据也是很混乱,多次发生弑君政变,内乱外患很严重。在这样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和其他诸侯国人来比,卫国人有更多的忧患意识,涌现出了很多一流人物,比如吴起、商鞅、吕不韦等等。
(相关资料图)
像商鞅这一类的人,他们作为小国国民,更容易以“旁观者清”的角度去观察周边强国的,更能够审视全局。他们没有很强的国家观念【就算有,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在战国时代,一个诸侯国的未来是由该诸侯国的国君已经贵族们来决定的】,那个诸侯国能够重用他们,能给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就忠于谁。就像吴起,先后为鲁国、魏国、楚国效力。
商鞅从小就好学,博览群书,特别是法学,专研历代法学家的著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当商鞅学业有成后,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现他的才华,那么天下有那么多的诸侯国,他该选择哪个诸侯国呢,还是选择留在卫国施展自己的才华呢?
卫国不是一个合适的舞台,因为商鞅的身份,他出生于卫国王室,是王室成员,如果他在卫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就会被人认为是篡权夺位。另外商鞅坚信自己的理念不仅可以富国强兵,甚至是可以吞并天下。但是前提是需要在拥有一定实力的诸侯国实行。所以卫国就不符合商鞅的条件。
当时,整个天下就只有魏国是最符合了,因为魏国是一个很开发的诸侯国,不歧视外来人;其次魏国的比较强的基础实力。在这之前,魏国经历了李悝的变法。商鞅也是研究过李悝的变法理念,有很深的影响。
商鞅就奔向魏国。但是魏国正在多条战线上作战,需要的是军事才华的人。尽管商鞅才华出众,也得到魏国的赏识。只是眼下魏国无暇顾及内部的改革,商鞅对于魏国来说,就是专业不对口了。
然而,秦国的秦孝公正在发布了求贤令:“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国人宾客贤士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国国君的诉求,正好是商鞅所有的。双方匹配度非常高,经过一番波折后,商鞅正式在秦国这个舞台上,施展他的才华。
作为的法家学者的商鞅,并不是一个仁慈的人,他所制定的新法中,没有看到仁慈。他制定的新法是颠覆性的,几乎把原先规章法制连根拔起。法令条文非常苛刻,例如一家犯了法,其他九家有举报的义务与责任,倘若知情不报,十家连坐。不告发罪犯者处以腰斩的酷刑,举报者得到的奖赏与战场杀敌相同。窝藏罪犯的惩罚与战场投降相同。
尽管这样苛刻令人不满意,但是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商鞅就会不择手段。
在商鞅的新法中,对农业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他主张要“尽地力”,而且用政策来鼓励“治田勤谨”的人。经济是国家实力强大的根本,而农业又是经济之本。秦人尚武,以前一直注重军功,却不注重农耕,卫鞅把农耕的重要性与作战相提并论。
面对懒惰而贫困的人,商鞅还要用尽手段打击这些人,比如遇到这样的懒人,一律抓到官府充当奴婢。一旦被充当奴婢,那么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人的行为都有一种习惯,当这个习惯受到外力发生剧烈改变的时候,人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产生抵抗心理。商鞅新法的推行从一开就阻力重重,遭到各个阶层的不满和抵制。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变,新的习惯就会形成。所以商鞅不会因为新法推行遭受阻碍就停止。为了解决最大的阻力,也就是来自于上层贵族和官员的助力,为此商鞅采取更加强力的手段,也就是暴力手段。
当新发推行的进程越来越顺利,大家也就习惯并且适应了。秦国开始呈现出一副新面貌,“富国强兵”已经初现端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