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官婉儿墓被发现,揭露出这位唐朝才女真实的一面
在唐朝历史人物中,上官婉儿很有名气,在影视剧中的出场率也很高,她经常以才女、女官、女侠等形象出现,不仅美貌出众,还能诗善文,智慧超群,是个引人注目、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2013年,上官婉儿墓在咸阳市渭南区被发现,同时出土的还有不多的陪葬品和墓志。墓志上题有“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字样,墓志内容将近一千字,记载了这位唐朝才女的出身及生平,其历史形象与很多影视作品中的上官婉儿有很大不同。
(相关资料图)
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祖父上官仪
上官婉儿的祖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作为当时的御用文人,上官仪很擅长写文章,他开创了词藻华丽、笔法精细的“上官体”,在当时影响很大。
上官仪本来很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重视,仕途平顺,没想到他却因为这两个人关系的恶化而突遭厄运。
665年,武则天召请方士郭行真到后宫中行“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到唐高宗那里。唐高宗大怒,马上召来上官仪和他商量对策。
这时的上官仪年纪还不算老,不过58岁,但是他却突然犯糊涂,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他不管不顾地向唐高宗诉说武则天如何专横,如何大失民心,不应该再占据皇后这个“承宗庙”的位置。
上官仪的这番话很合唐高宗的心意,于是唐高宗就让上官仪拟旨,准备废去武则天的皇后之位。
武则天的亲信遍及后宫,唐高宗和上官仪的这番举动很快就被人传递到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匆忙赶来,在唐高宗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委屈,希望唐高宗收回成命。
面对武则天的哭诉,唐高宗突然又想起她的种种好处,于是他临阵变脸,马上用手一指上官仪:“是他教我这么做的!”成功地把武则天仇恨的怒火引到了上官仪身上。
武则天贵为后宫之主,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对上官仪如何愤怒和不满,她只是暗中示意心腹许敬宗为其除掉上官仪。很快,上官仪和他的儿子上官庭芝、王伏胜、太子李忠都被构陷罪名入狱,不久都被处死。
这时的上官婉儿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她和母亲郑氏一起被送入掖庭充作奴婢。
2、武则天的重用
上官婉儿天性聪颖,她很好地继承了祖父的文采,年幼时就表现出善于写文章的出众才能。
677年,14岁的上官婉儿得到武则天的召见,她按照武则天给出的题目当场作文,只用了片刻功夫文章就写好奉上,辞藻华丽,语言优美,很有当年她祖父的风采。
武则天一向很重视人才,现在看到后宫中居然有这样年少有为的女子,马上予以重用,让她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中的记载是:“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
除了文章写得好之外,上官婉儿对政事、吏治等也颇为精通,武则天就让她参与处理朝政,逐渐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武周朝的很多诏令都由上官婉儿起草而成。
《旧唐书》记载:“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
根据这个记载,上官婉儿曾经违抗武则天的旨意,按律当诛,但是武则天爱惜她的才能,只是给她施以“黥刑”,在脸上刺字以示有罪。
史书写人,一贯言简意赅,并没有过多的描述,只用简短的话记载了上官婉儿人生中的这段重要经历。如果细加推究的话,上官婉儿性格隐忍、在强权下委曲求全的形象呼之欲出。
以奴婢的身份度过童年和少年,因为才能出众得到重用,又因为犯错被在脸上刺字,这样的一个女子,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扭曲吧?之后她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再做如何出格的事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了。
3、唐中宗的昭容
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即位。因为才能出众,名声很大,上官婉儿继续受到信任和重用,唐中宗封她为昭容,她的母亲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
在唐朝的后宫,昭容是正二品,位列九嫔之一,品级低于四妃、高于婕妤。才人是正五品,低于婕妤、美人。
在这一时期,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安乐公主交往密切,她的权力很大,因此惹下了杀身之祸。
在此次即位之前,唐中宗李显曾经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流放在均州、房州等地,韦皇后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流放期间,李显犹如惊弓之鸟,每当他听说有朝廷使者前来,他经常惶恐得寻死觅活。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是韦皇后以坚定、温和的态度安慰李显,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柱。
患难与共,李显尤其感觉到韦皇后的难得,于是他郑重地对韦皇后做出承诺:“一旦我重见天日,绝不辜负于你!”
如今,李显重回帝位,他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他十分宽容地放纵韦皇后的行为,甚至容许她把武三思带进宫来。
准确地说,武三思是通过上官婉儿介绍给韦皇后的,《旧唐书》的原文是:“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
4、武三思
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唐中宗对她和宫中得宠的宫人十分纵容,允许她们在宫外拥有自己的住宅,可以随便出入宫廷,上官婉儿因此在自己的住所结交了不少朝廷官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人物,武三思就在其中。
《旧唐书》中的原文是:“上官氏及宫人贵幸者,皆立外宅,出入不节,朝官邪佞者候之,恣为狎游,祈其赏秩,以至要官。”
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的恩宠,所以当时有不少人想走她的门路,很多人都到她的府上去拜访,大家恣意游玩,以期得到青睐与厚赏。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武周朝官至宰相,连当时的太子李显都巴结他,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所以武则天退位之后,武三思非但没有失势,反倒继续盘踞高位。
尊居高位的武三思联络上官婉儿,显然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想要讨官,而是想和她联手,以能够互相支持,互为危难时的援助。
两个人一拍即合,结为同谋。
不久,上官婉儿把武三思推荐给韦皇后,于是《旧唐书》记下了这段文字:
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
武三思和韦皇后在御床上打双陆,唐高宗在旁边为他们点筹,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唐中宗为了报答当初韦皇后对自己的支持,居然能够心甘情愿地做到这个程度,想来古今君王像他这样的没有几个!
君臣亲家满堂欢,有人看不过去了,这个人就是唐中宗的三儿子,李重俊。
5、躲过一次险情
李重俊是唐中宗第二次即位后立的太子。因为李重俊不是韦皇后所生,所以韦皇后十分厌恶他。韦皇后的小女儿,安乐公主,经常当面称呼李重俊为“奴”,她甚至倚仗唐中宗对自己的宠爱,要求废掉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对于安乐公主的做法,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中的记载是:“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
上官婉儿苦苦劝谏唐中宗,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她急切到了要削发为尼、饮鸩求死的地步,都被唐中宗阻止和救下了。
但是在《旧唐书》中却是另一番模样:“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
上官婉儿因为和武三思的关系,每当她制定诏令之时,常常偏向武氏,排挤李唐皇室成员。
这下就惹恼了李重俊:身为李唐皇储,他不仅受到来自皇后和公主的欺凌,还受到上官婉儿这个“外人”的压制,李重俊终于忍无可忍。
707年七月,李重俊联合多位李唐宗室成员,率领羽林军几百余人闯入武三思家里,除掉了武三思及武崇训父子,然后冲向皇城的肃章门,要求后宫交出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一向反应极快,哪能任由别人把自己交出?她马上向唐中宗和韦皇后说道:“看他们这架势,处置完我后,接下来就要索要韦皇后和陛下了!”
上官婉儿这句话成功地激怒了唐中宗和韦皇后,于是他们带着上官婉儿一起登上玄武门避险。
李重俊到底势单力孤,他带领的羽林军被唐中宗三言两语轻松收服,这些人当场倒戈,斩杀和李重俊同谋的李唐宗室,李重俊匆忙而逃,最终被身边亲信所害。
6、没躲过第二次
上官婉儿躲过了李重俊,最终却没躲过李隆基。
710年,唐中宗去世,韦皇后临朝称制。上官婉儿曾经劝韦皇后效仿武则天,韦皇后为之心动,朝中大臣也纷纷劝说韦皇后取代唐朝,君临天下。
后宫之中蠢蠢欲动,李唐皇室成员怎么会轻易拱手相让?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先下手为强,他们率领禁军闯入宫中,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尽皆被除。
上官婉儿曾经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拟唐中宗的遗诏,立李重茂为太子,相王李旦辅政。见到李隆基众人时,上官婉儿拿出遗诏,想证明自己是站在李唐皇室一方的,但是仍然被李隆基斩于旗下,时年47岁。
后记
唐中宗时,上官婉儿曾经多次进谏,请求设置昭文馆招揽天下学士,赐宴游乐,当时很多擅长诗词的大臣都曾经参与其中,大家赋诗唱和,文风为之大盛。
宴饮游乐之时,上官婉儿多次代替唐中宗、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作诗,数首并作,词句绮丽,诗作一经完成就被传诵唱和。
李隆基即位后,派人把上官婉儿的诗作整理成文集,并让名臣张说为其作序。张说称赞上官婉儿“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给予她极高评价。
参考资料:《旧唐书·列传第一》、《新唐书·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