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每日关注!奇点文明▏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人口?

如果有人告诉你中国夏商周时期确切的人口数,你对此可以一笑了之,不要完全相信。因为要精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

在古代,调查人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调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夏朝一直到分封制的周朝都是一个个部落或者诸侯国。比如周朝时期,大国下面有小国,每个国都是自己在管理,只要按照规定纳贡,贡上来多少东西就行了,所以统治者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调查统辖范围内到底有多少人。

古代为什么要人口调查?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调查变得十分有必要。人口调查这项工作的雏形出现的时间大概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那时,有些大的诸侯国已经开始设立郡县了——相当于现在的省、县。诸侯要知道这些郡县里有多少人,每年或者是每三年,当地的地方官就跟诸侯报告这个地方有多少户口,这样就有一些局部的人口数据记载了。

然而,古代人与我们现在的人口普查的目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在现代,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是为了科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在古代,调查人口无非三种原因:征兵、服劳役和纳税。

为什么宋朝平均每户不足三个人?

秦朝统一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朝廷直接统治下面的郡、县,已经有条件通过各个县调查人口,然后各个县把数字汇总起来报到郡,郡再报到朝廷。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户口数字,就是秦始皇的时候形成的。

但当我们研究宋朝的户口资料,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无论是南宋,还是北宋的户口数字,每户家庭的平均口数低得出奇。低到什么程度?每户平均只有两个多一点的人口,最低的是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竟然只有一点四二个人,也就是说每户平均一个半人都不到。

这怎么可能呢?不要说当时根本还没有计划生育,或者是限制人口增长的概念,就是在严格实行“一胎制度”的情况下,如果说夫妻两个加上一个孩子,那也是标准的三口之家。如果每户平均只有不到一点五个人,那就还凑不齐一对夫妻,这能称为“户”吗?何况这还是当时全国的平均数!

宋代到底每一户应该有多少人呢?我们在宋朝史料里发现还有其他记录。这说明两个多一点的平均数其实不是全部人口,而是每个家庭中承担赋税、劳役等人口。

举例说,一个五六口的家庭,除了老人、小孩、妇女,有时候可能还有残疾人,够得上承担赋税与劳役条件的成年男子大概不过两三口。而且就当时全国而言,还有大批官员家庭和投靠他们的人口享有免役特权,他们当然就没有被计算在赋役人口里。甚至有不少贫民为了逃避赋役,寻求庇护或者外出流亡,也没有被登记在正常的户籍中。

所以在古代所谓的户口数并不是实际的人口。古代调查的户口主要是与征兵、服劳役、赋税有关的那些人,譬如老人、小孩就不一定被统计进去,或者这类人口的相关数字比较模糊。

不同时期,究竟有多少人口?

根据上面的这些调查规律和历代留下来的户口数字记录,可以归纳出几个比较可靠、多数学者能接受的数字,作为前后推算估计的基础。

西汉末年,公元初,在汉朝统治的范围内,大概有六千万人口。还有超出汉朝统治范围的,如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东北这些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当时人口非常稀少,蒙古高原充其量不过几十万人,基本上可以忽略。

所以可以推算出,公元初的中国大概只有六千余万人。有了这个数字,往上面推,秦朝灭亡西汉刚建立的时候,至少有一千五百万人。

第二个重要节点是唐朝,唐朝安史之乱前的“大唐盛世”。这段时间户口隐漏比较严重,统计到的户口数偏低。主流的观点认为,盛唐的人口高峰大概是七千万到八千万之间,不会超过八千万。

第三个节点是宋朝。现在估计到十二世纪初的北宋末年,宋朝人口应该已经达到一亿,13世纪前期宋、金合计人口达到一点二亿。

第四个节点是明朝。明朝初年到永乐年间,应该有七千万人口,发展到17世纪初,明朝的人口已经达到两亿。

最后一个重要的节点,是太平天国战争前,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是中国古代的人口顶峰,四点三亿。这四点三亿也没有包括一些边疆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人口加在一起不过一两百万,所以不影响这个数字大致的准确性。

图片来源:

https://yandex.com/

参考资料:

《中国人口史》葛剑雄/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黑暗时代”不黑暗:中世纪的再发现》  薛涌/著     选自《书城》(2011年第9期)

标签: 中国古代 这些地方 蒙古高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