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吕布被杀以后,貂蝉去哪儿了?

本 文 约 67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善恶书于史事,毁誉流于千载。


【资料图】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是小说《三国演义》前期的经典桥段。原著第六回提到,董卓把持朝政后,不仅害死少帝,还公然滥杀无辜。司徒王允虽有心除贼,却碍于董卓势大而无从下手。其府中歌伎貂蝉见他整日忧愁,便自告奋勇为其分忧。不久后,王允利用貂蝉美貌离间董卓及其义子吕布;待时机成熟后,又策反吕布,利用他成功除掉了董卓。

影视剧中王允将貂蝉介绍给吕布。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截图

董卓祸乱朝政,遭受千古骂名;貂蝉英勇献身,广为世人传颂。尽管,以貂蝉为主角的连环计并不见于正史,但她的美貌、忠义与勇敢仍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可惜,貂蝉的故事并不是有始有终的。吕布转战中原后,固守徐州,终为曹操所破,被枭首于白门楼。一直跟随他的貂蝉,从此也没了下文。

貂蝉到底去哪儿了?有人说,她早就回到故乡,从此青灯常伴;还有人说,貂蝉后来被曹操赐给关羽,却被后者一刀给杀了……

捕风捉影寻貂蝉

自貂蝉出现在世人眼中,就被一层神秘面纱所笼罩。在她身上,既有历史的影子,也有许多民间创作者的雕琢痕迹。查正史《三国志》《后汉书》以及魏晋时代的诸多小说,均无人以貂蝉为名。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续谈》提到:“《开元占经》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考,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汉书通志》今亦不传,无以断之。”

今本《开元占经》已无此注,况《汉书通志》亦不见诸史,疑似伪作,说明这条材料的可信度并不高。就连梁章钜本人,也认为貂蝉并非真正的历史人物。不过,他在《归田琐记》又说:“貂蝉事,隐据《吕布传》,虽其名不见正史,而其事未必全虚。”这倒是一个中肯说法:貂蝉虽然是虚构人物,却未必没有历史原型。

影视剧中的貂蝉形象,貂蝉在民间传说中有“闭月”之颜。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截图

以吕布、董卓为中心,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女性角色,有三个可能是貂蝉的人物原型,分别是:董卓少妻、董卓婢女与吕布之妻。

先说“董卓少妻”。据《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墯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董卓被吕布刺杀前曾落马,少妻以为不详,劝说董卓别去上朝,卓不听,旋即遇刺。这段记载的可信度未必有多高,因为“宿命论”的观点在同时代史料中随处可见,总结起来就是:凡著名人物诞生与死亡,及大事发生前,常有预兆。

因此,这件事虽然反映出了董卓少妻心系丈夫安危;但实际上,这很可能只是历史书写的需要。众所周知,董卓好美色,“淫乐纵恣”,那么他完全很有可能讨个小老婆。董卓少妻愿意跟随董卓,是因为贪慕虚荣,还是身不由己,抑或是别有目的,现已不得而知。若是后者,就很符合貂蝉的一个侧面:为除国贼却又不得不委身于他。

就董卓少妻而言,她与吕布并没有什么关系;真正让而吕布对董卓心生龃龉之人,其实是董卓婢女。

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这段记载解释了吕布背叛董卓的两个原因。一是董卓粗猛无礼,对吕布动辄打骂;二是吕布与董卓婢女私通,担心被发现。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则是他背刺董卓的导火索。

吕布初投董卓时,后者对他很器重,“誓为父子”。然而,董卓本性残暴,加之其废帝后权势空前膨胀,自然不会对吕布这个便宜儿子太上心。《太平御览》引《典略》载:“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则骂,以刀剑击之,不中而后止。”可见,吕布不止受到过生命威胁;得亏他武艺高强、行动敏捷,才能苟全性命。

影视剧中的董卓与吕布。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截图

上行下效。董卓对吕布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他麾下的凉州武将。关东联军讨董时,孙坚屡战屡胜,卓见其勇猛,乃令胡轸、吕布攻之,不料“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大败而回。胡轸是凉州宿将,有“大人”之称,吕布为何与他不合?

《后汉书·董卓列传》注引《九州春秋》说:“卓以东郡太守胡轸为大督,吕布为骑督。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布等恶之,宣言相警云‘贼至’,军众大乱奔走。”吕布此时的职位是中郎将,秩比两千石,按汉制,当“银印青绶”。故方诗铭先生认为,胡轸扬言要斩的“青绶”就是吕布。看来,此次军事行动的失败,正是因为两人的内讧。

表面上看,这是胡轸与吕布的私人恩怨;但往大了说,这件事却反映出了凉州与并州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以董卓的立场,他自然会偏向凉州军。吕布受凉州武将排挤,还经常被董卓打骂,甚至危及性命,难免心生怨恨。在察觉到这一点后,王允才会以同乡人的身份接近吕布,将其策反。太原王氏乃并州大族、地方郡望,面对王允的拉拢,从小在并州长大的吕布不可能不心动;再加上刺杀董卓实乃是忠于汉室、忠于皇帝,政治智慧不高的吕布自然会以为这是一个能把自己洗白的机会。

影视剧中的吕布讨董卓。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截图

事实证明,吕布的选择本身并没有错;董卓的倒台,不仅让并州武将有了上升空间,也让吕布得到了汉献帝的好感。后天子东奔,行至河东,还曾亲自手书召吕布来迎,并加封他为平东侯,这可是关东诸侯都未曾有过的待遇。

要之,吕布是在自身性命、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选择与王允合作,其主要目的有三:一是获得政治上的高位,为并州军打开局面;二是洗白自己,从此以大汉忠臣的面目示人;三是得到天子、太原王氏及其他名士的好感,积累政治资本与人脉资源。

至于吕布与董卓侍婢的私通,只是他背刺董卓的一个诱因,而非根本原因。吕布去寻找王允时,“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彼时,王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早就有诛杀董卓的计划,见吕布来投,便顺水推舟拉拢他入伙:“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也?”就这样,二人一拍即合,成功诛杀董卓。

在这个过程中,董卓侍婢很可能不知情;但不难看出,她的存在,正是小说中貂蝉形象的滥觞,即引发吕布背刺董卓的导火索。然而,若从貂蝉故事的源流看,这个说法还有待商榷。

貂蝉故事的流变

连环计中有四个主要人物:吕布、貂蝉、董卓、王允。董卓的暴虐形象、王允的忠君形象基本没有太大变动,主要看吕布和貂蝉。

影视剧中的吕布与貂蝉。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截图

在《三国志演义》版的连环计中,吕布的好色令人印象深刻,这绝非空穴来风。董卓侍婢,《后汉书》中作“傅婢”。据唐代学者颜师古的解释:“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一说傅曰附,谓近幸也。”可见她是照顾董卓生活起居的宠妾,地位不说很高,起码是董卓亲近之人;这样的可人儿,吕布都敢之私通,足见其好色本性。

又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吕布还与麾下将领的妻妾还有不正当关系,难怪会众叛亲离。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吕布是有妻子的。上文称吕布之妻可能是貂蝉的历史原型之一,就是因为:吕布虽然好色,却很“宠爱”妻子,有两件事能够证明:

建安元年(196),河内郝萌反叛,吕布从睡梦中惊醒,还不忘拉着老婆,然后以神力将厕所墙壁推倒,成功跑路。第二件事,发生在吕布被杀前的最后一战。按照陈宫的建议,他带人守在城中,让吕布率步、骑驻扎城外,无论曹操先攻哪一方,城内外都可以互相支援;待曹操粮草耗尽,就能攻而胜之。这个建议本身没问题,但在妻子劝说下,吕布不予采纳,最终困守城中,为曹操所害。

实际上,此事另有隐情:郝萌叛变时,陈宫曾暗中参与,碍于其树大根深,吕布没有追究;但如此一来,他根本不会再信任陈宫。是以吕布妻子的发声,只是一个借口;而在不知情人士看来:吕布因为对老婆言听计从而失去翻盘机会,可谓色迷心窍。那么,这样一个“恋爱脑”,为了情人对义父痛下杀手,也是合情合理的。貂蝉参与的连环计故事最早见于《三国志平话》,大概情节如下:

话说王允因董卓弄权而烦闷不已,来到后花园小坐,却瞧见一妇人焚香祷告。追问之下,妇人如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见面。因此烧香。”王允听罢,大喜道:“安汉天下,此妇人也。”颇有心机的王允随后宴请董卓,以貂蝉美貌诱使他上钩;紧接着,他又安排吕布、貂蝉夫妻重逢,并趁着吕布外出时将貂蝉秘密送入董卓府中。吕布征战归来,见老婆被抢,大怒,趁董卓酒醉将其杀死。后来,吕布被困下邳城时,貂蝉再度露面。吕布被貂蝉的情话打动,从此无心战事,整日与貂蝉作乐,最终为曹操所杀。

在这个故事文本中,貂蝉拥有了姓氏和小字,形象虽然单薄,但起码有了一个完整轮廓。随着貂蝉故事的流传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戏剧和评书开始对其敷衍。

元杂剧《夺戟》云“貂蝉小字红昌,原为布配,以离乱入宫,掌貂蝉冠,故名”,这里出现了任红昌这个名字以及“貂蝉”的由来。貂蝉冠,出现于先秦时期,因其有貂尾与蝉羽而得名,秦汉以降发展为高级官员的礼冠。西晋时,赵王司马伦争权,乱封群臣,一度导致貂尾不够用,不得不以狗尾巴代替,时人嘲曰:“貂不足,狗尾续”,即成语“狗尾续貂”。在一些元杂剧中,任氏女入宫掌貂蝉冠,故有“貂蝉”之名。

蝉纹常与貂尾匹配,合称貂蝉,为侍中、常侍的标志性冠饰

这个说法在元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得到了进一步演绎:貂蝉原本是忻州寒燕木耳村人氏,是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后因汉灵帝大选而入宫,掌貂蝉冠,故名。在这里,貂蝉的籍贯、姓名、家世、经历都有了清楚交代。至此,剧中的人物形象逐渐饱满,关于连环计的情节安排也比《三国志平话》合理。王允不再奸诈,而是借历史故事对貂蝉晓之大义:“休顾那胖董卓一时春点污,博得个救君王万代姓名香。”貂蝉被说动,义无反顾要为国除贼,还主动用言语激怒吕布,使他下定决心杀死董卓。

在这个较为成熟的貂蝉故事中,不难看出其历史原型更接近“吕布妻子”,甚至有一分“董卓少妻”的影子。须知,元杂剧中的吕布与貂蝉本为夫妻,在文本演变中,貂蝉从被动入宫到主动献身,形象逐渐高大、丰满;而吕布仍是那个“恋爱脑”武夫。眼见妻子受辱,他怒不可遏,终于顺着王允的意思,将董卓杀死。而到了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貂蝉故事又出现了几处明显改动:

首先,吕布与貂蝉不再是夫妻,后者只是王允府中的歌伎。在原本的故事中,貂蝉以吕布妻子的身份去引诱董卓,不符合人伦情理,难免有读者不快;而在小说中,貂蝉献身一是为报王允收留之恩,二是为国家大义,这让她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鲜活。

反观吕布,只是与貂蝉萍水相逢,却愿意为她背刺董卓。这就进一步深化了吕布原本的好色形象。如此一来,“董卓侍婢”才愈发接近貂蝉的形象,进而被认为是这个人物的主要历史原型。总之,从元杂剧到《三国演义》,由于吕布人设由痴情的“恋爱脑”转变为“好色小人”,因而对貂蝉主要历史原型的追溯,也应当从“吕布妻子”过渡到“董卓侍婢”。或者说,小说中的貂蝉更像是二者的结合。

其次,作者为貂蝉专门设计了一些情节,用以表现她的美好品质,如勇敢、美貌、忠义与报恩等。同时,又删去了貂蝉的姓名、籍贯与家世,使这个人物愈发神秘且更具有魅力,并为她日后的神秘消失提前做了铺垫。

随着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家喻户晓,作为前期主要人物之一的貂蝉,也受到更多关注。对于她的结局,不少小说、评书和话本都给出了自己认同的说法,这就进一步导致了貂蝉去向的众说纷纭。

关羽如何斩貂蝉

貂蝉“火出圈”后,人们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两极分化。所以在流传至今的众多貂蝉故事中,她的结局大概可归纳为两种:一是悲剧,流传最为广泛一种说法是:貂蝉为关羽所杀;而在另一种结局中,貂蝉能得以善终。

元代有无名氏《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内容虽然亡佚,但仍能从标题略窥一二。现存最完整的相关故事见于明刊戏曲、杂曲选集《风月锦囊》所收录的《三国志大全》中,有“关羽斩貂蝉”的情节描述:吕布被杀后,貂蝉为张飞所擒,献给关羽。后关羽夜读《春秋》,问貂蝉谁是英雄,后者为讨好关、张,便贬低丈夫吕布而夸奖他们。关羽闻言大怒,称貂蝉陷害吕布,还没有操守,遂拔剑斩之。

貂蝉为何会有这般结局?

貂蝉故事在元时初见端倪,至明前中期愈发繁荣。这就与时代背景暗合:南宋偏安一隅,渴望收服故土;元代时,有大批失意文人,对黑暗现实不满又无法发泄,便将这种情绪表达在文学创作中。王允巧施连环计,一定程度上取材于春秋时期的“连环计”——越国以美女西施诱惑吴王夫差,使其沉迷酒色,无心国政;趁此机会,越国却迈步发展,终于灭掉吴国。

与西施故事不同的是,貂蝉故事诞生之际,正是程朱理学深入人心之后。纲常伦理对女子的约束、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让她们只能成为男权社会下的“工具”。就《三国演义》而言,以貂蝉为代表的女性角色虽已有自我觉醒的意识,但仍逃脱不了“工具人”命运。而在成书年代与《三国演义》接近的《水浒传》中,女性更是“祸水”,各路好汉无不闻之色变,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在这种偏见下,人们对貂蝉的态度十分矛盾:一方面,他们欣赏并肯定貂蝉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她们又不愿接受貂蝉的本事:一个女子凭什么能做到众多男儿都无法做到的事?还不是因为美貌?进而得出“红颜祸水”的结论。既然如此,貂蝉又怎么会善终呢?在这种狭隘思想的推动下,貂蝉被关羽所杀的故事应运而生,它迎合了一部分守旧的酸腐文人。

斩貂蝉的人为何是关羽?

小说常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元杂剧中却说,“人中吕布,女中貂蝉”。貂蝉与赤兔马都被视为吕布的“附属品”,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转赠给关羽,因此,貂蝉也应当是关羽的“战利品”。元明之际,有“色者,武之大戒”的说法;加之宋明理学一直倡导的“男女之大防”,使社会上逐渐生出了“英雄不好色,好色不英雄”的主流论调。关羽是英雄,那就不会好色;既然他不好色,自然就不会留下这个“祸水”。

影视剧中的吕布与赤兔。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截图

除此之外,关羽与“貂蝉”还有一层关系。据《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事亦见于《魏氏春秋》《献帝传》与《华阳国志》,可信度较高。

这里提到的杜夫人,能引起曹操与关羽相争,必然美貌过人。显而易见,《关大王月下斩貂蝉》中的“貂蝉”,历史原型之一正是杜夫人。关羽向曹操求娶杜夫人,却被后者自留,如此一桩“绯闻”,难免让后人想入非非。在一些元杂剧中,关羽与曹操也曾争夺貂蝉,后一时兴起,将貂蝉斩杀。

貂蝉还有哪些美满结局?

就算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对女性存有偏见,但有不少文人,仍对貂蝉持赞赏态度,并希望她得到善终。一些野史记载,貂蝉原本是陕西米脂县人,在成功诛杀董卓后,她回到老家,从此低调生活。

还有人说,关羽虽不贪婪美色,却也没有对貂蝉痛下杀手,而是一路护送她返回木耳村。貂蝉回到家乡后,守节未嫁,聊度余生。在此基础上,有人称貂蝉最后出家,并佚名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留待后人评说。

此外,一些元杂剧欲发扬“惩恶扬善”,将吕布、貂蝉的结局都改成了大圆满。无名氏《锦云堂美女连环计》中提到,所有参与连环计的人都得到了嘉奖,吕布、貂蝉得到封赏,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更有甚者,云貂蝉早已得道成仙,逍遥一世。

时至今日,貂蝉这个虚构人物在很多地方都拥有了“不动产”。比较有代表性的貂蝉墓有三座,分别位于甘肃临洮的梁家村、山西忻州的木芝村与四川成都北郊的青龙乡。尽管我们知道,这些“貂蝉墓”都是假的,但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了世人对于貂蝉功绩的肯定。正如她的下落,越到后来的传说中,美满、幸福的结局就会越多一些。

参考资料:

1、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5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7

3、胡世厚主编,胡世厚校理:《三国戏曲集成 元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6

5、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

6、韦云鹤:《从故事文本角度解析历代“连环计戏”盛演现象》,《四川戏剧》,2022年第1期

7、李祥林:《三国戏中的貂蝉故事及其性别文化透视》,《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8、李彦敏:《貂蝉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意蕴》,《天中学刊》,第33卷第6期

9、程明社:《貂蝉形象的形成、演变与价值选择》,《运城学院学报》,第29卷第3期

作者 | 瀛洲海客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

标签: 三国演义 影视剧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