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推广技巧 发布求购 建商铺  发产品  会员体制比较  
 

罗洪元: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是一卡通发展关键

来源:21CN股票  作者:中国一卡通网采编  发布时间:2014-05-21 10:22:26  字体:[ ]

关键字:IC卡  城市一卡通  互联互通  城市通卡  

摘   要:一张小小的IC卡,因为承载着大数据、大资金和大融合能力,眼下成了“香饽饽”。这种局面的产生,令人产生了诸多的疑问。那么这次两部委“对立竞争”局面的背后,孰是孰非?将产生哪些影响?一卡通应用又将走向何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罗洪元教授。

  城市一卡通如今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被每个人所熟知。一直以来,我们使用的一卡通都遵循着由住建部出台的一系列标准,并在标准的指引下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市场应用体系。但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却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交通部正在推进城市公交一卡通的全国联网工作,并将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一张小小的IC卡,因为承载着大数据、大资金和大融合能力,眼下成了“香饽饽”。这种局面的产生,令人产生了诸多的疑问。那么这次两部委“对立竞争”局面的背后,孰是孰非?将产生哪些影响?一卡通应用又将走向何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罗洪元教授。

罗洪元: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是一卡通发展关键——中国一卡通网

罗洪元: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子标签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多年来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技术产品等质量检验与质量监督工作。

  记者: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卡通之类的便捷应用已经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那么能否请您介绍下,目前国内一卡通互联互通的现状是什么?

  罗洪元:国家金卡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IC卡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IC卡已经成为人与现代信息社会的接口,IC卡技术的行业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提高政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改变人民的生活模式和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的城市公交一卡通仅具有乘坐公共汽车的功能,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也为了方便百姓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更大范围的出行,“一卡通”IC卡应用呈现两大特征:(1)“一卡通”IC卡已经从原来的单一功能,逐步扩展到同时具有乘坐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轮渡、出租车、路桥收费等功能,而且正在向购物、公共事业缴费等传统小额消费领域渗透,已经逐步成为真正的“城市通卡”;(2)“一卡通”IC卡作为一种电子货币已经从原来的仅限本地使用,逐步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域使用。

  据来自“2013全国城市通卡发展年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建设与物联网应用发展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城市通卡”经历十五年的发展,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经有440多个城市建立不同规模的IC卡收费系统,其中有160余个城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IC卡标准进行了项目建设,包括4个直辖市,90%的省会城市和大部分地级市,涵盖了中国5.9亿人口,累计发卡量达到4亿张。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达到35个。

  记者: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后,现在的一卡通互联互通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那它的发展壮大又将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罗洪元:从应用规模来说,截至2013年上半年,城市通卡的发卡量在500万到1000万的城市已经高达38个之多,其中数量1亿以上的城市就有4个,其中一卡多用的城市达到100个。今年起,又开始步入智慧社区一卡通的建设,可见现有的一卡通互联互通在我国已形成了相当的市场规模。当现有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并具有了强大的市场认知的时候,其成功模式的推广和继续发展就更应该坚定不移地延续下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恰恰使用“城市通卡”的人群就是我们的老百姓,我个人认为具有电子货币功能的“城市通卡”的广泛流通使用,将不同程度的产生如下作用:(1)从百姓的角度讲,确实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刺激了的百姓的购物和其它消费需求,为拉动内需发挥一定的作用;(2)从产业发展角度讲,IC卡技术巨大的市场应用将有助于带动我国IC卡设计、生产、集成及应用、运营等环节的良性发展,形成包括芯片、模块、COS、读写机具、系统集成以及通卡运营等的完整产业链;(3)从政府管理职能的角度讲,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在“城市通卡”的应用平台上已经很不适应,推动“城市通卡”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

  记者:根据您的介绍我们可以认为一卡通互联互通已经获得了市场上的认可,那么加入全国一卡通互联互通对于城市来说有何作用,能够为城市带来什么?

  罗洪元: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技术和人才储备,到2008年正式启动,先试点后推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2013年,上海、宁波等8个城市率先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互通的城市数量达到了35个,遍布全国的东南西北。互联互通的城市数量在快速增加,范围也在扩大,普惠到更多百姓的出行,让数以亿计的百姓得到了实惠,也得到了人民的一致好评。

  综合来看,我认为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产业的发展能为社会带来以下的改变:

  (1)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乃至区域交通的集合发展和综合服务水平;

  (2)可以依托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运营平台,由一卡通应用水平及发展较好的城市帮助发展相对较弱的城市相互合作,提高效率,从而达到整体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刺激提升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当今,信息消费所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益最大的当然还是与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活消费领域。在国家“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一卡通建设能通过接入全国互联互通应用平台提升其自身发卡量、服务范围、交易量、数据量,为用户提供旅游、商贸、经济等方面消费,成为广大民众便捷出行、智慧城市建设、践行绿色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城市一卡通一方面能在立足自身实现跨领域应用发展的同时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另一方面又通过持卡消费,极大地刺激了城市间的信息消费互动促进消费升级,有效拉动了内需的提升。所以一直以来,高科技信息产业的城市通卡,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朝阳产业,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典范。

  记者:说到日常应用,我们得知现在一卡通互联互通领域除了广泛使用的国家标准,还出现了很多诸如推荐标准、行标等不同的标准。那么从技术角度上,这些现有的标准能否兼容,市场又如何采用标准规范应用?

  罗洪元:早在1997年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集成电路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22号文)就对“制订IC卡生产、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出制订全国IC卡生产、应用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的计划;IC卡的标准化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各部门、各地区生产、应用IC卡都应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据我了解,目前我们日常使用的一卡通技术,其实它的建设开始于1996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导进行编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涵盖应用技术、产品检测、芯片技术、操作系统,以及更高层的互联互通的密钥、安全技术、清分清算等应用标准。2013年,一卡通实现了上海、天津、沈阳、福州、兰州等35个城市互通,日交易三四万笔,涉及日交易金额近10万元。现在部分行业组织、运营机构、技术服务提供商都采用基于住建部上述标准在“城市通卡”上加载了自己的应用。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的政府职能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整到交通运输部,特别是2014年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交通运输部正在推进城市公交一卡通的全国联网工作,并将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的消息表明交通运输部已经将此事列入了明确的时间表。

  现在已经在用的“城市通卡”系统从技术标准层面可能面临如下两种可能:(1)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体系向交通运输部标准体系迁移,这需要较长的过渡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交通运输部两套系统需要共存一段时间,这期间需要对现有IC卡读写机具进行改造,使其具备读写两套系统IC卡的功能,关键是需要得到两个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2)不管原来已经存在的“城市通卡”系统,交通运输部根据自己的技术标准重新搞一套全新的“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无论从政府管理公共事业还是从方便百姓出行的角度看都是一种浪费,需要决策者三思而行。

  记者:在已有基础平台上重新建立标准应用,在您看来是否会涉及到政府重复投入?由此产生的新应用的融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呢?

  罗洪元: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主管的公共事业,在当下政府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共交通一卡通”面临政府管理机制创新模式和市场运营创新模式的选择。据我了解,目前已接入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的城市,在过渡与接入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相关政府投入与融资的问题,所有系统都采用平滑过渡的方式完成。但如果采用新的标准并投入应用,就需要有新的政府投入与社会融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市场的运作问题:如果需要政府投入资金,那所花的钱归根结底还是纳税人的钱,拿纳税人的钱做重复投资则是不可取的。

  而如果采用社会融资方式,那么这种方式是否对所有通卡公司都能带来利益则回报是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如果新的方式融资模式不清晰,沉淀资金及其利息的处置也不清晰,就无法证明新的模式能适应市场规律并满足现有行业的需求。一个基础体系的建设一定要进行成熟的思考和运作后才能有效规避风险。

  所以说,IC卡技术应用标准是行业性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行业性应用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与政府简政放权、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核心作用的原则相违背,是否与方便百姓和社会稳定原则相违背。

  记者:如您所说,看来如果进行新一卡通系统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您可以列举一下类似这样重复的系统建设可能带来的问题么?

  罗洪元:举例来说,(1)正与我在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早期的公交一卡通主要应用于公交、地铁、出租车三大领域,部分城市已经将其拓展到高速公路、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收费领域,有约90%的城市公交一卡通卡应用已经拓展到小额消费领域的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健身、影剧院,以及自来水、燃气、供热等公用事业及通方面的缴费,同时在数字社区的门禁、停车场的管理以及园林景点门票应用也有涉及,覆盖了近40个非交通领域,如果建设新的城市公交一卡通系统,那么加载在现有“城市通卡”系统中的其他附加应用也面临迁移、重建的风险,将给广大消费者造成极大的不方便;(2)为了尽量减少老百姓的随身持卡数量,方便老百姓消费、出行,业界普遍认同一卡多用的系统建设模式,通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的加载了很多典型应用的基于城市公交一卡通系统是“一卡多用”的成功案例,它的迁移、重建将会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记者:请您对城市一卡通应用发展的下一步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罗洪元:本人建议,(1)站在对国家和老百姓负责的高度,交通运输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该做好协调工作,平稳推进工作目标;(2)新系统建设不能回避现有系统建设、运行多年以实现35个城市互联互通的成果,且具有庞大消费群体的事实;(3)在标准体系上应立足“一卡多用”,充分考虑技术融合,既要考虑现有应用又要考虑未来发展;(4)系统建设要考虑社会成本、老百姓利益和社会稳定。

更多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 ] [收藏] [进入论坛]

新闻榜
推荐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