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孙子兵法》中为何重视外交高于军事?

《孙子兵法·谋攻》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可以看到在战略、外交、军队、城池这些战争的方向中,外交排在第二位。

在《孙子兵法》中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或者解决问题,优先度要高于野战或者攻坚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汉高祖刘邦手下就有位“侃爷”郦食其,这位老者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差点取得和韩信一样的战果。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郦食其,源自网络

当然,郦食其的成功背后是建立在己方优势的前提下,如果优势不在我,那么要达到外交目的,肯定更难。取得成果的经验,自然弥足珍贵。

01

诸葛亮的长袖善舞

提到诸葛亮,抛开演义的神话色彩,那也是千古名相。

与他的军事能力存在争议不同,人们对于他内政外交的能力则是一致认可。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马上面临的局面就是曹操的大军压境。

在这种情况下,鲁肃带着江东的橄榄枝到了刘备跟前,双方初步表达了缔结盟约的愿望。

94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鲁肃,源自网络

可要促使孙权下定决心,就不得不说诸葛亮的外交水准了。

诸葛亮第一步是刺激孙权,将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做了对比,刘备以微弱兵力尚且敢与曹操争锋,孙权力量相对雄厚,却没有刘备的决心。

孙权虽然是乱世的混子,但毕竟是“高级混子”,诸葛亮这一招对于素有英雄志的孙权而言是奏效的。

第二步是诸葛亮展示了自己的底牌,刘备尚有一万江夏兵和关羽统率的一万水军,这是刘备能够与孙权合作的基础。

94版《三国演义》中的孙权,源自网络

第三步又分析曹操军队的弱点,坚定孙权抵抗曹操的意志。

可以说,诸葛亮的外交辞令是伸缩自如,非常有节奏感,环环相扣,让孙权不得不入彀。

季汉与孙吴夷陵之战后,刘备去世,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更加体现了他外交中的深谋远虑。

虽然刘备死前,就与孙吴取得了初步和解,但将孙刘联盟重新缔结的却是诸葛亮。

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东吴,而后孙吴派张温出使蜀汉,自此两家冰释前嫌,并力伐魏。

94版《三国演义》中的邓芝,源自网络

而后,孙权称帝,要求季汉承认。

这对于季汉而言,是个考验。因为季汉认为是两汉的延续,是不承认天下有刘禅之外的第二个皇帝的。

但诸葛亮却从北伐的大战略出发,向孙权称帝庆贺,并相约日后中分天下。

如果说对孙吴,展示了诸葛亮外交中务实、柔软的一面,对曹魏则展示了诸葛亮强硬、毫不妥协的风格。

在刘备去世,刘禅刚刚即位的时候,季汉国力衰微,南中也不太平。

94版《三国演义》中的永安托孤,源自网络

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等重要人物给诸葛亮写书信,劝说诸葛亮投降。

条件也不过是要求季汉成为曹魏的藩属国,其独立地位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但诸葛亮坚持与曹魏划清界限,还写下一篇《正议》来坚定蜀汉群臣抵抗曹魏的信念。

94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源自网络

当初,刘备伐吴的时候还曾经暂时与曹丕有过交涉,孙权在面对刘备压力的时候,还向曹丕称臣。

到诸葛亮这里,更为可贵,因为在正确的外交手段下,诸葛亮在世期间,季汉一直保持着对曹魏的压力。

02

李世民的被迫低头

诸葛亮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实力的综合考量出炉的,大部分情况下,诸葛亮所在的阵营实力都有限。

但大部分情况却是三方博弈,就为诸葛亮施展外交手段提供了现实可能。

假如是避无可避的双方博弈,其难度更高,就比如便桥之盟。

《贞观长歌》中的便桥之盟,源自网络

李世民刚刚即位,草原的突厥就席卷而来,颉利可汗甚至进入了关中,准备攻击长安。

颉利可汗先派名将执失思力作为使者,恫吓大唐君臣。

李世民则不卑不亢,他还是细数之前与突厥的盟约,大唐并无背盟之举,突厥侵犯首先是道义有亏。

接着痛骂执失思力的夸耀兵锋之举,李世民甚至准备将之处死。

《贞观长歌》中的执失思力,源自网络

从外交理念来看,处斩来使都是极为不文明的表现,李世民此举当是警示突厥,你不守道义,我也可以不守道义。

而且威胁突厥名将,也代表着作为马上天子的李世民,断无在突厥强大的军事实力下屈服的可能。

然后,李世民带着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等六人来到渭水南岸,隔着河斥责颉利背弃盟约。

颉利等不到执失思力,又看到李世民轻装简从就敢直接到达前线,他怀疑唐廷做好了万全准备。

《贞观长歌》中的颉利可汗,源自网络

确实,李世民已经动员了长安城的一切力量加强守备。

在看到颉利犹豫后,李世民借坡下驴,顺势提出赠与突厥大量金钱,换取突厥退兵。

颉利没有必胜的把握,也接受了停战。

但在日后,李世民为了洗刷这个屈辱,奋发图强,同时不忘分化瓦解突厥的各个势力,如突利可汗。

《贞观长歌》中的突利可汗,大都督换号上线,源自网络

终于在公元630年,李世民派大将李靖、李世勣带兵北征,活捉颉利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03

结语

无论是多方博弈,还是双方博弈,外交手段都可以作为军事、经济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

在我方有利的情况下,外交开展顺利,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如郦食其。

在对方有利的情况下,有效的外交工作,也能使得我们损失降到最低,为日后发展积蓄力量,如诸葛亮、李世民。

《贞观长歌》中的李世民,丞相换号上线,源自网络

哪怕在李世民准备以军事手段解决突厥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拉拢颉利可汗的反对者。

所以,军事、经济手段是刚猛的,外交则是一门妥协与强硬结合的艺术。

保持谨慎,有理有据,妥协有时候并非因为软弱,而只是因为需要。

诸葛亮并没有因为李严让他上九锡就愤怒,李世民也不会因为都喊他“天可汗”而自我感动。

94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丞相换回大号,源自网络

真正内心强大之人,能包容一切情绪,却又能不为任何一种情绪所左右。

上天造物,无独有偶。有地大的补丁,就有天大的窟窿。

无论你的对手有多么强悍,终究有问题。找到对手的问题,然后有所作为,这就是外交工作的主要目的。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