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环球速讯:周公旦继承王位,“三监”起疑心协同武庚造反,二次东征重启分封

完成伐商大业后,周武王被迫回到了渭河平原,迟迟不敢迁都中原。数年后,因为天下迟迟未定,周武王忧虑成疾,从而病入膏肓。

自知时日无多,周武王临终前叫来四弟周公旦,向他托付后事:“唉,姬旦!要想彻底平息殷人,只有依傍天室(即今河南嵩山)。……我从那里向南望过三涂(今河南陆浑县),向北望过太岳山,回头望过黄河,向前望过伊水、洛水,此地距离天室也不远。就叫此处为度邑吧!”[1]

周武王说的度邑,就是后来的成周洛邑所在地。周武王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地说要平定商人,足见首次东征过后,商人未能彻底臣服于周。为此,他提出要将嵩山作为防御屏障,以洛阳盆地作为周人抵御商人进攻的前沿基地。洛阳盆地以北就是黄河,西边经崤函通道与渭河平原相通,东倚嵩山,南方则山河纵横交错,仅有数条道路通向中原,的确是一个良好的防御基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代完平定商人策略,周武王口风一转,说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话:“如今我兄弟相继,我哪里还用得着占筮、占卜?所以,我现在要立弟弟你姬旦。”[2]

商周之际,继承方法通常是两种:要么是父死子继,要么是兄终弟及。商朝早期,一般采取的是“兄终弟及”;但自商王庚丁之后,已经五世都是“父死子继”了。也就是说,自到灭亡前,商人都采取的是“父死子继”。周人从古公亶父到周文王,从周文王再到周武王,都是“父死子继”。如今周武王舍弃自己儿子,却把王位传给了四弟,这不是违背传统了吗?

然而,周武王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传位给儿子,周武王的嫡子姬诵年纪还小,无法在如此复杂而微妙的政治环境中掌控大局。而传位于弟,周武王兄弟众多,其中不乏才能出众者;他可以在兄弟中从容选择一位担当大任,在他离世后主持大局。

周武王与周公旦是同母兄弟;早在周文王时,周公旦就已活跃在政坛,人称他“多才多艺,能使鬼神”[3]。周武王继位后,周公旦忠心辅佐兄长,时常为他出谋划策。但凡涉及灭商的大计,周武王也会主动找来周公旦商议。甚至在周武王心理防线即将崩溃时,也是找周公旦来排解,两人可谓是无话不说、无话不谈。[4]正因两兄弟感情特别深厚,彼此了解甚深,周武王才会想到传位于周公旦。

不过,去世的周武王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一看似大公无私的安排,竟然成了引爆天下火药库的导火索。

周文王共有十八位儿子,除了早死的长子伯邑考,其余的儿子都活到了周人夺取天下之后。虽然周武王与四弟周公旦感情最好,可在他俩之间,还有位同母兄弟——管叔姬鲜。姬鲜排行老三,就算是“兄终弟及”,周武王为什么不按长幼顺序把王位传给三弟?

就因为这,周人天下从此变得不太平。

此时,管叔与蔡叔、霍叔正作为监军,留在朝歌看管武庚。远离渭河平原的“三监”,得知周武王去世、周公旦被立为王,顿时疑心大起。尤其是管叔,对于周公旦继承王位就更加忿恨不平了。

见周人内部生出裂痕,“傀儡”武庚趁机大势挑拨离间。在武庚煽风点火下,“三监”很快就失去了理智,同意与殷商遗族共同举兵,来反抗周公旦!

“三监”与武庚的叛乱,已经让周公旦头疼不已。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商人鼓动下,东夷人竟然也成了武庚同盟军。

商朝末期,东夷人与周人一样,奋起而反对商纣王的统治。在周人攻克黎国(今山西长治市西南)前后,东夷曾发动一场大规模叛乱。[5]为此,商纣王被迫从黎国前线撤军,来镇压东夷叛乱。却不料,这场战事持续了近九个月[6],在损失了大量兵力后,商军才取得惨胜![7]其后,周武王就举兵伐商,并在牧野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某种意义上,正是东夷人与周人在商王国东西两侧轮流发起进攻,最终拖垮了商王朝!

然而,相比于周人,其实东夷与商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商族原本也属于东夷,后来出走山东后才独立建国。商人与东夷内讧,却让外来的周族渔翁得利,这让东夷人和商人都懊悔不已。如今周武王去世,周人天下不稳,东夷人立即听从武庚号召,联合起来反抗周人。[8]

除此之外,淮河流域的淮夷人听闻中原大乱,也蠢蠢欲动,以响应武庚的叛乱。

一时间,崤山以东沸反盈天。

面对天下大乱的格局,刚继位为王的周公旦力排众议,强势做出了二次东征的决定。

然而,山东的乱局,涉及地域极广。周公旦率王师东出崤山平叛,四处奔波,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常常刚平息此地战火,另一地的叛乱又起。战事十万火急,让周公旦忙得连洗头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常常是“一沐而三捉发,一饭而三吐哺”。

每天忙得都像无头苍蝇,这让周公旦终于想着要改变了。为更有效地平定各地叛乱,周公旦毅然改变了策略,祭出了分封制大旗。

首次东征后,周人曾在小范围内实施过一次分封。但这次为了应对商人叛乱,周公旦决心开拓思路,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分封制。

周公旦把天下未归顺之地预先分配给功臣和姬家的叔伯兄弟,然后鼓励他们以武力去征服、占有这些地方。只要被分封者能成功平定当地叛乱,他就能长久占有该地,而且还能由其后人世世代代继承。周公旦是想利用分封来充分调动周国大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主动承担责任,更加积极地参与平叛。

周公旦一手全面推行“藉田公社”,以“土地革命”来分化商人底层与中上层;另一手高举分封制大旗,促使周人主动出击、四处平叛,历经三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大体上平息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

由此可见,二次东征时周王室的分封,与之前之后的任何一次分封都截然不同,其实质就是周人的武装殖民与军事占领,是周公旦在制度上的一次创新。[9]

[1] 《逸周书·度邑》:“呜呼!旦!我图兹殷,其唯依天。……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愿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

[2] 《逸周书·度邑》:“……乃今我兄弟相后,我筮龟其何所即?今用建庶建(叔旦)。”

[3] 《十三经注疏》

[4] 《逸周书•寤儆》:“维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

[5] 《左传·昭公四年》:“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

[6]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7] 《左传·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8] 《尚书大传》记载:“奄君、薄姑谓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世之将乱也,请举事。’”奄国、薄姑即东夷人建立的国家。

[9] 对于这次分封,钱穆先生如此评价:“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与后世统一政府只以封建制为一种政区与政权之分割者绝然不同。”

——完——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

标签: 兄终弟及 军事占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