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化 >

焦点热讯: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资料图)

《新唐书·本纪·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郑氏。始封光王。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会昌六年,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为皇太叔。三月甲子, 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乙亥,始听政。尊母为皇太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忱并非是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李忱,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为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即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当时,唐武宗李炎共生有五子,分别是长子李峻(杞王)、次子李岘(益王)、三子李岐(兖王)、四子李峄(德王)、五子李嵯(昌王),但为何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唐宣宗李忱呢?

这要从唐肃宗时期说起,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唐肃宗被当时的大宦官李辅国(唐玄宗开创了宦官随军队监军的先例,自此宦官便染指了军权。)拥立为皇帝,之后唐肃宗便将朝政交给李辅国处理。等到唐德宗即位之后,俱文珍开始执掌朝廷大权,一生历经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三朝,甚至还在永贞革新期间废掉唐顺宗,另立太子李纯为帝。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皇子想要成为皇帝,宦官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唐宣宗李忱之所以能成为宦官们扶持的对象,就是因为李忱表现得如他们所愿一样,非常容易控制。《新唐书》评宣宗:“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

《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记载:“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巨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不为礼。”

所以,当时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认为唐宣宗李忱较易控制,就以武宗诸子嗣年幼为由,矫诏立其为皇太叔。《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有云:“会昌六年三月一日,武宗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好在,李忱未登基之前,其实一直在隐忍,“决断庶务,人方见其隐德焉”。

而即位之后,便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他规定,凡是节度使有罪,监军(由宦官充任)连坐。);对外则是收复了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

故司马光评:宣宗少历艰难,长年践祚,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诸汉世,其孝宣之流亚欤。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标签: 即位之后 安史之乱 非常容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