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本站收录 发布时间:2017-04-24 09:19:35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近年来,银行客户行为呈向线上迁移的趋势,智能终端几乎成为现代人肌体的一部分,客户的生活、消费、获取信息、金融服务高度依赖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企业的兴起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替代性渠道或金融服务,客户不再只使用特定银行的特定渠道或产品,而是根据自身需求与服务体验进行自主选择。
近年来,银行客户行为呈向线上迁移的趋势,智能终端几乎成为现代人肌体的一部分,客户的生活、消费、获取信息、金融服务高度依赖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企业的兴起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替代性渠道或金融服务,客户不再只使用特定银行的特定渠道或产品,而是根据自身需求与服务体验进行自主选择。
客户行为的变化,对银行业的客户服务和价值创造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满足客户移动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兼顾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从而获得客户认同,是银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业内金融科技创新的先行者,招商银行把目前主流的生物识别技术集大全应用于招商银行APP5.0,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便捷、安全的移动金融服务,再次引领同业。
智能风控:智能核实身份拓展银行服务边界
金融交易的三要素是核身、授权以及资金的交割清算。过去,由于核身技术的局限性,用户也不得不依托实体核身工具验证身份,比如银行卡、USB Key等。例如密码、验证码等传统线上核身手段较为简单,具有安全隐患,迫使银行业限制移动金融业务的办理范围,仅能在线下网点为客户提供完整的银行服务。
与传统加密和解锁方式不同,生物识别技术具有随身“携带”、防伪性能好、私密性强、具有唯一性等优点,其在安全性上的出色表现,为银行远程核身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手段,帮助银行业迈向更广阔的自助及移动金融服务领域。例如,招商银行APP5.0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让一些原本仅能在线下网点办理的业务,例如大额转账等,在手机上就能完成。
当然,人脸识别技术仅仅是招商银行APP5.0远程智能风控策略的一个环节。招商银行APP5.0还引入了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分析技术,基于客户设备、位置、关系、行为、偏好等部署规则和风险识别模型,实现了客户从登录、查询、支付到转账等全场景全流程的风控覆盖,以毫秒级速度判定客户交易风险,实时分发风险策略管控风险交易,调用传统密码、验证码、指纹登录、人脸识别等多元组合核身手段,为客户提供多重账户信息和资金安全防护。
自然交互:用户视角重构银行服务
自然交互,即客户可以使用指纹、声音、人脸等自然语言直接与机器发生交互。过去由于技术限制,人被迫主动适应机器,客户必须依托银行卡等核身工具核实身份,输入机器读得懂的机器语言,例如密码或文字等才能享受银行服务,银行业也仅能以卡视角为用户提供割裂的金融服务,用户体验较差。
招商银行率先从卡视角转变为用户视角,转产品导向为客户导向,在招商银行APP5.0中综合应用指纹登录、人脸识别、语音搜索等生物识别技术,使手机银行能够读懂客户的指纹、声音、人脸等自然语言,节省了客户的人机交互成本,为客户提供了自然流畅的服务体验。
例如,用户无需再特意记忆密码或输入文字,用指纹快速登录账户,说话即可搜索想要内容,而办理某些业务,例如大额转账时更无需再到柜台,直接人脸识别即可,非常简单便捷。此外,该APP的搜索功能,还应用了语义分析技术,能智能识别自然生活用语,精准为用户搜出相关功能。例如,用户输入“打钱”,APP能智能为用户推荐“转账汇款”功能。
不是叫李白的都是诗人,生物识别千万种,用得靠谱才是王道。同业中率先综合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招商银行认为,开发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应该从用户视角出发,在保障消费者账户信息与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绝佳的移动金融服务体验。
生物识别技术与智能风控策略在招商银行APP5.0的综合应用,使招商银行能够以更精准的安全方案实现远程身份认证,率先进入银行业的智能核身时代。未来银行服务将不再被局限在物理网点,而是将深度渗入客户各种生活场景中去,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即时满足客户需求,银行服务将无处不在。
作为业内智能技术的先行者,招商银行把目前主流的生物识别技术集大全应用于招行APP5.0版本,进入银行业的智能核身时代。
站在消费者账户安全角度,对技术严格把关,并因地制宜配套不同的风险保障体系。
生物识别技术能够以更精准的安全方案实现远程身份认证。
进入银行业的智能核身时代。既有效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又提升用户体验。
在Bank 2.0时代,网上银行的推出与普及帮助客户随时使用银行的服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感与多元选择,由此实现了银行电子渠道的快速成长。而当智能手机风靡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手机银行的需求得以全面铺开,让客户真正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皆能操作现金以外的银行业务。而一旦客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便捷地完成银行业务,网点的地位和作用就遭到不可逆转地下滑。这让以物理网点体系为基础的已经平稳营运了数百年的银行业面临莫大的冲击,物理网点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绝大多数银行依旧认为银行业务本身依旧是银行的专利,银行业务的未来形态,只能由银行本身,而非其他外来的任何力量所决定。但实际上,Bank 3.0的变革源动力来自全球的经济结构转型、互联网技术发展、企业和个人金融知识的普及、互联网企业的跨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社会消费主体年龄的变化等等,唯独不占主导地位的,就是银行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这些冲击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作为机构的银行的重要性被不断冲击、削弱,而银行服务本身,延展到Google、Paypal、支付宝[微博]、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零售连锁业等行业上来。这是因为,客户使用银行服务的行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会只单独使用特定银行的特定渠道或产品,而是以多种方式与银行互动,但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与信息系统还不能跟上客户行为习惯的改变,导致银行应对起来显得格外迟缓。而站在客户的角度,既然银行给不了想要的服务与体验,那他们势必会寻求替代性的渠道或服务——这就给了诸多以前不曾涉及银行业的企业机会。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诸多非银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以及各种以移动渠道为核心的新型金融品牌的创立,都在证明着这一点。
那么,银行是否真的不可取代呢?《Bank 3.0》作者Brett King的态度已经足够明确:重要的是银行服务,而不是银行本身。而且,在他看来,银行与其花时间与他争论这一结论究竟正确与否,还不如先检视一下自己究竟是不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已经落后于整个大环境的变化。
Brett King之所以这么肯定的原因也很简单,在Bank 3.0时代,客户已经占据了与银行关系中的主导权,银行如不能在客户的生活中扮演足够重要且亲密的角色,自然无法被客户认同。而且,主导权的转移不仅意味着客户需求决定了银行服务的转型方向,更决定了银行的品牌形象本身究竟该往何处去。
总之,银行的服务模式必须从产品导向转化成客户导向,全面改造其服务客户的组织架构与后台流程。在 Bank 3.0 时代,客户的日常交易大多是通过电子渠道完成,要打造绝佳的客户体验,不管客户是使用哪个渠道,都要确保每次服务的良好体验,所以银行一方面需要加强在电子渠道的投资,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多渠道的整合与改善。只有这样,银行才能保证包括物理网点在内的所有渠道都能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与客户进行良性互动,让每一次与客户的接触都被妥善地处理与记录,累积出服务客户的最佳模式,带给客户最佳的体验。
T5577门锁卡 酒店房卡
ERP+O2O智慧体育管理云平台
134KHZ低频无源动物跟踪RFID标签
低频动物芯片手持PDA
超高频电子耳牌
驭景科技批生物芯片标签
125KHz低频防水抗冲击密封RFID标签
非接触式IC卡智能卡IC白卡感应卡IC门禁卡考勤卡射频IC卡芯片M1卡
玻璃管注射器RFID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