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丹 发布时间:2016-10-26 11:42:26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十三五”期间,扬州将突出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推进建设“宜居、宜游、宜创”的新扬州做出新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扬州将突出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推进建设“宜居、宜游、宜创”的新扬州做出新的贡献。
6大关键词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
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与稳定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程,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控制失业规模,稳定就业局势,推动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显著提升。
五年开发(采集)就业岗位4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自主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2.5万人,职业培训人数60万人,其中创业培训2万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才
人才总量力争达100万
高效开发、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全力抓好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绩效突出的人才队伍,人才机制更加灵活、人才队伍数量更为宏大、素质全面提升、结构趋向合理、作用日益凸显,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力争实现该市人才发展“1111”目标,即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达1000人,博士人才达1万人,硕士人才达10万人,人才总量达100万人。人才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3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700人。
社保
养老、医疗参保率超98%
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保障全面覆盖、补充保障协调发展、兜底保障无缝衔接、困难群体帮扶有力、保障待遇合理增长、经办服务高效便捷,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法定人群参保基本覆盖,完善各类保险的衔接并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基本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适度增长,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十三五”期末,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2万人。
职工工资
全力助推居民收入增长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加大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力度,着力健全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调控体系,全力助推居民收入增长。
劳动关系
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保障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有效运行,劳动标准体系更加健全,“五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9%以上,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5%以上。
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实现“一卡通”
基本公共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城乡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到规范、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人社各项业务的全覆盖、各类公共服务人群的全覆盖、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服务功能的全覆盖,基本实现系统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十三五”期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400万人。
发展重点
■兴城先兴人
该市高技能人才达23万人
以创业创新人才建设为重点,以“绿扬金凤计划”为龙头,紧盯汽车、机械等六大基本产业,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万双行动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布局海外招才引智联络站,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全力推进国际人才市场扬州市场建设,积极开展海外高端人才专项招引,加速引进海外智力。组织实施“百千万雏鹰人才集聚计划”,组织开展“走进百所高校,服务千家企业,招引万名人才”系列引才活动,扩大人才数量。
实施“新型技能大军培育工程”,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继续开展企业首席技师评选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关键工艺攻关、技能研习、技能传承和技能创新等活动,培养技能开发团队。鼓励技工院校与海外知名职业培训机构合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统筹组织实施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打造扬州技能状元大赛品牌。到2020年,建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4个;该市高技能人才达23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2.3万人以上。
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的建设,积极引导优秀博士后向企业流动。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养。充分利用上级优质资源,积极申办并组织好国家和省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继续推进“企业家海外提升计划”,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组织好企业家赴海外培训提升。推广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着力培养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
加大对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推进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的落实,及时兑现引进人才工资外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以及现有人才学历、专业技术技能提升奖励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区人才住房保障政策,适当扩大住房政策保障范围,并优化申报程序,让更多人才享受政策优惠。
■工资分配机制
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保障劳动报酬权益,加强企业职工工资宏观调控。以增加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推进企业建立工资收入分配、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发挥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收入职工的“提低”效应,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符合地方发展水平,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探索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逐步实现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的制度化、规范化。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优化工资结构。落实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拓展基层公务员提高待遇渠道。
■人社信息化建设
社保卡实现全省“一卡通”
在该市范围内换发符合国家和省要求的标准“社会保障卡”,逐步取代之前发放的各类社保卡,完善标准“社会保障卡”的用卡环境,对接省社保卡数据交换应用平台,在该市主要医院和药店支持全省各地省社保卡的门诊、住院和购药,积极推行该市社保卡在全省范围内“通刷”,实现全省“一卡通”。
市内以市级节点为中心向外辐射,连接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各业务经办机构,终端延伸到乡镇、社区各业务经办网点。加强信息网络整合,统一市、区县网络出口,实现业务专网与本地各类社会保险经办、定点医疗、就业培训与服务、人事人才与考试、劳动保障监察等机构联接,并向街道、社区和乡镇延伸,实施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网,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门户网站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各项网上服务,并实现与各业务系统的联动,全面推进网上申报、网上核定、网上缴费、网上查询、网上投诉等办事功能。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