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佘云峰 发布时间:2016-09-12 09:02:33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近日,国产手机厂商代表华为、小米先后与中国银联合作,分别推出基于银联云闪付体系的Huawei Pay和MI Pay,这是继苹果、三星之后手机厂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再次发力,气氛也如同当时Apple Pay推出一样,一时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似乎nfc支付的春天又来了!
近日,国产手机厂商代表华为、小米先后与中国银联合作,分别推出基于银联云闪付体系的Huawei Pay和MI Pay,这是继苹果、三星之后手机厂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再次发力,气氛也如同当时Apple Pay推出一样,一时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似乎nfc支付的春天又来了!
然而,实际上以NFC技术为基础的移动支付在国内推出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四季,NFC技术方案也在时代的发展下不断更迭。NFC的春天在哪里?在寻找NFC春天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NFC都经历了哪些阶段性的变化!
NFC-SD 银联的滑铁卢
在NFC支付早期的产业链中,SE安全元件位置的不同,让NFC支付出现了不同的方案,而掌控SE的主导权成了当时的主要争夺点。
抛开那些零零碎碎、尚不成熟的NFC试点不说,第一阶段的NFC支付方案显然应该从银联的NFC-SD卡开始说起。2011年,银联先后在成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启动NFC-SD方案的支付试点,联合各大商业银行的同时,还与HTC开展合作,后者为之提供专用的NFC手机。相对独立的主导权、硬件级别的安全性以及当时尚可的NFC兼容性让商业银行对于NFC-SD的移动支付方案积极性较高。然而试点应用不断,产品并未形成规模。
而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SD卡的适配兼容性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金属机身的手机。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其它角色的参与,仅靠银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推广力量实在有限。运营商有着手机、渠道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所以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银行们的合作伙伴,成就了接下来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第二阶段。而现在回头来看,NFC-SD卡的方案无疑是银联在战略上的失败,智能手机的发展也见证了这样的失败!
NFC-SIM 运营商的兴衰
NFC-SD之后,银行们牵手运营商可以看作是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然而在此之前,其实运营商们早已经在推行自己的NFC移动支付方案—— SIM全卡。所谓的SIM全卡,用户只需要更换SIM卡,无需其它改造,手机甚至不需要具备NFC功能。具体的方案包括,初期的2.4G RF-SIM,中期的SIM-PASS(辫子卡),以及后期昙花一现的全天线SIM卡等。
全卡方案的结局很明显,失败了!2.4G在标准的博弈中败下阵来,SIM-PASS和全天线无法适应日渐发展的小卡的技术挑战以及金属机身的问题。于是,我们才看到了运营商妥协之后的NFC-SWP模式,运营商相对控制硬件,银联银行和运营商共同管理运营,消费者需要更换相应的NFC-SIM 卡,并且需要适配的NFC手机才能使用。
这一阶段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一直到现在运营商仍然有相应的应用推广。据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移动的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经超过 4000万张,和包NFC业务的使用用户数在全国突破了1000万,由此可见运营商的NFC用户仍然有一定存量,加上支持一些城市的交通应用,不少NFC 爱好者对于这种模式持有乐观的态度。
然而这样的方案让银行们的存在感实在太低,再加上更换SIM卡的麻烦、电子现金闪卡的问题、HCE等移动支付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于是银行们表示“我们现在又可以单干了”!
云闪付 银联的绝地反击
HCE、Token等技术的发展,是银联决定单干的最有力支持。2015年5月,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601398)联合银联、VISA合作推出的基于HCE 技术的云支付信用产品,号称是亚洲首个、全球首发,在Apple Pay入华遭遇坎坷、银联运营商布局缓慢、第三方支付激战超市打车之际,打响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HCE的第一枪。
尽管HCE技术从2013年由谷歌推出之后便一直备受关注,在国外一直应用试点不断,但是工行将其真正商用落地给予了各大商业银行信心,于是紧随其后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HCE云支付应用。一直到同年12月,银联终于联合20多家商业银行正式发布HCE“云闪付”品牌,将各大银行的HCE服务大一统。
2016年初,Apple Pay、Samsung Pay的入华掀起了移动支付领域的巨浪,也促使其它手机厂商们开始在NFC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但是,手机厂商想进入国内的NFC移动支付市场,银联成了迈不开的渠道。一个都不能少,苹果、三星Pay们统统归入银联云闪付阵营,一直到如今国产手机代表华为、小米的Huawei Pay和MI Pay,也是银联云闪付旗下的有力拥簇。
不过,从技术上而言,手机厂商推出的NFC支付和银行们主导的NFC支付技术方案并不一样。手机厂商采用了内置SE的全终端方案,银行则相对妥协地采用了无SE化的HCE方案。但方案不同,目的一样,云闪付扛起了银联线下绝地反击的大旗!
结语:
Huawei Pay和MI Pay的上线对国内的NFC支付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象征着本土化的NFC支付服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接下来,必然会有下一个华为、小米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移动支付应用服务。而本次的Pay服务不仅涉及金融领域,加入的交通支付功能更是苹果、三星目前不具备的。
NFC支付在历经数载的交替变迁中,无论是技术方案还是应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或不温不火或阵临强敌,但NFC从未消亡。“逝者不死,其势更烈”,我们期待未来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的NFC支付更加繁荣昌盛的另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