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推广技巧 发布求购 建商铺  发产品  会员体制比较  
 

银联丁林润:银联TSM平台是主打产品 将推结合Token的HCE云支付

来源:金网在线  作者:本站采编  发布时间:2015-06-30 14:28:55  字体:[ ]

关键字:TSM  银联  Token  HCE  

摘   要:银联推出了哪些创新支付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完善自身发展?采访中,丁林润为我们作出了详细解答。

  自成立以来,中国银联不断以创新改变中国的支付环境。在短短14年间,中国银联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联合产业各方,共同推动国内支付市场完成从纸币到磁条银行卡再到金融IC卡的变革。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经理丁林润告诉本刊记者:“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线上线下大融合的发展使‘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银联不懈探索,引领全球支付创新的新潮流,在全球支付领域发出中国强音。”银联推出了哪些创新支付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完善自身发展?采访中,丁林润为我们作出了详细解答。

   银联丁林润:银联TSM平台是主打产品 将推结合Token的HCE云支付

  记者:作为国内首个全面支持所有类型银联卡的集成化、综合性网上支付平台,“银联在线支付”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丁林润:“银联在线支付”涵盖银联卡支付、网银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为持卡人网购火车票、境内外网上购物、便民缴费、商旅预订等提供安全、快捷、全球化的支付服务。

  在安全支付方面,“银联在线支付”采用多重安全防控技术保障,进行实时风险监控,完备的风险处置和化解以及前中后台联动机制,能够充分保障交易的安全。一是交易链路上,在整个支付过程中,“银联在线支付”使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证书签名保护,传输链路全程加密,银联与各银行之间直接复用线下金融级专线网络,确保支付信息的安全性;二是交易验证上,银联在线支付采用银行卡信息、身份信息、交易密码、短信动态码、用户密码等多重身份认证体系,确保交易授权的安全;三是风控措施上,银联独有的银行卡海量交易风控系统,可基于商户特点、业务场景、持卡人行为,采用实时交易智能判断、准实时分析等多种风控手段,保障持卡人交易安全;四是资金处理上,银联在线支付的交易资金和线下跨行交易资金一样,均不沉淀资金至银联自身账户,而是直接通过人民银行清算系统实现跨行资金划拨,保障了境内外商户交易资金的安全。

  在快捷支付方面,“银联在线支付”通过特殊的支付通道,让40多亿张银联卡的持卡人都可以畅享网上支付服务,无网银客户也同样可以使用,此举可有效加快交易进程,提升用户体验。用户通过“银联在线支付”,可在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国航、东航、南航、京东商城、亚马逊、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当当网、东方购物、1号店、携程网、去哪儿网、格瓦拉生活网等各类主流电商网站使用。

  在全球支付方面,银联跨境网上支付服务已经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主要银行发行的银联卡均可使用,境外网上受理商户免收货币转换费,持卡人足不出户即可“轻点鼠标,网购全球”。

  此外,“银联在线支付”还与250多家银行及万余家商户持续不断地开展优惠活动,抽奖、立减、返现、返券、送话费、送积分等奖励形式不一而足,让持卡人乐享网上支付新生活。

  记者:近年来,移动支付发展迅猛,而完善的受理环境是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与行业应用拓展方面进行了哪些努力?

  丁林润:银联利用金融IC卡迁移的契机,从2011年就开始大力投入线下POS等终端的非接改造,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具备非接受理能力的终端达584万台,占中国POS总量的1/3。为了加快用户非接支付习惯的培养,银联在公共交通、连锁餐饮、学校园区等高频度消费领域不断发力,目前已经在全国150个城市实现公共交通应用,24个城市实现出租车应用,12个城市实现校园卡应用,麦当劳、汉堡王北上广深所有门店以及其他地区的部分门店已经接受银联非接受理。

  与其他国家的非接受理环境相比较,银联在境内的移动支付非接受理终端无论在数量还是覆盖面上都遥遥领先。在境外,银联也在大力推动非接终端改造。在港澳地区,近3000台“闪付”终端分布在超市、咖啡店、餐厅、公共交通、停车场、公共事业收费等场所;台湾地区也正逐步开通非接受理服务;在韩国,东大门Doota购物中心及8000多家GS25便利店均已开通银联卡非接受理。

  在线上受理方面,“银联在线支付”在第三方支付的重重包围下全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商户,为持卡人提供内容丰富的支付服务。同时,银联积极开展与政府、企业和民生相关服务机构的合作,开发税收、社区、医院等线下服务线上支付新场景。2015年2月13日,银联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开通“现代医院”综合支付服务,通过手机APP围绕就医流程提供预约诊疗、医保实施结算、自费自动扣缴、家庭账户共享等服务,为银医合作树立了样板。

  记者:银联TSM平台的诞生标志着金融行业和通信行业在NFC移动支付产品方面达成合作,请问目前银联TSM平台发展情况如何?

  丁林润:近年来,银联在学习借鉴国际TSM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打造了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银联TSM 平台和服务体系。2013年6月,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共同打造的TSM移动支付平台正式上线,2014年10月,中国银联与三星共同发布了基于eSE(嵌入式安全单元)的NFC全手机产品,TSM平台载体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手机领域。目前,银联已与累计80余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其中近40家银行已接入银联TSM平台并正式发卡,发布银联卡应用近60个。在与载体发行方的合作方面,在与中国移动实现NFC移动支付产品合作落地的基础上,银联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合作产品也将于2015年落地推广,此外,银联已与国内外三星、华为等众多主流手机厂商达成合作,相应的产品已进入研发阶段。

  记者:银联TSM平台在银联移动支付业务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丁林润:银联TSM平台是银联移动支付的主打产品,担任支付创新引领者的角色。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银联TSM平台继续从完善用户体验和建设TSM移动支付生态圈两个角度,不断推陈出新。

  在完善用户体验方面,银联TSM平台嵌入Token(支付标记化)技术,解决一直以来困扰移动支付的实时发卡、发行借贷记卡及共享后台账户的问题,形成一致的、良好的、高可维护性的产品体验。

  同时银联以开放、合作的思路,加快拓宽空中发卡渠道,挖掘TSM平台潜力。一方面开始向“公共交通一卡通”等行业卡发行方提供发卡服务,另一方面向银行、手机厂商、非金机构、核心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手机客户端应用开放TSM空中发卡能力,充分利用合作方用户资源及其自身增值服务,扩大手机端的发卡覆盖范围,打造多方共赢的移动支付生态圈。

  此外,银联TSM服务开始进入境外市场,与韩国“T-Money卡”(交通卡)在交通应用及小额非接领域开展合作,中国游客通过银联TSM平台在手机中下载T-Money卡,可省去抵韩购买或领取交通卡的繁琐环节,极大地提升了银联卡持卡人的支付便利性。

  记者:银联出于何种考虑推出云端支付?可为发卡行提供哪些服务?

  丁林润:一直以来,移动支付都面临产业链过长、不同产业互相制约的问题。Google从Android4.4版本开始支持的 HCE(HostedCardEmulation,主机卡模拟)技术允许非接终端直接访问内置在NFC手机的手机银行、数字钱包等客户端中的支付应用,使支付应用的发行摆脱安全载体的制约。

  经过对HCE技术的深入研究,银联结合HCE技术、云端支付技术及Token技术研发了云端支付产品,帮助发卡行推出可快速实施、快速发展用户的移动支付服务,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申卡体验和支付体验,实现金融行业主导移动支付的核心用户群的最终目标。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银联编制了银联云端支付产品系列规范,并同步开始建设银联云端支付平台。银联云端支付平台为发卡行提供云端支付卡的发行、卡片生命周期管理、交易凭证发行与更新、客户端支付应用安全管理等服务。通过接入银联云端支付平台,发卡行可将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并大幅度缩短实施周期,从而加快云端支付业务落地的进程。

  记者:银联云端支付平台在风险控制、用户体验等方面表现如何?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丁林润:银联云端支付平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受理环境无需改造。银联云端支付平台无需对现有受理网络进行任何改动,收单行和商户不需要任何投入。

  其次,账户交易风险可控。对于发卡行来说,银联云端支付平台通过以下机制提供完备的风险控制。第一,仅支持联机交易,每次交易必须输入联机 PIN。第二,交易额度限制。发卡行可设置单笔交易限额和单日累计交易限额。第三,临时交易凭证限制。交易凭证仅在短期内有效,且使用次数受限。第四,交易合法性检查。云端支付平台具备实时交易监控和交易后监控能力,可直接拒绝异常交易,并可对问题云端支付卡进行删除或暂停处理。第五,Token代替卡号机制。银联云端支付平台要求必须使用Token在交易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

  再次,开放平台兼顾各方。对于产业链各方来说,银联云端支付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后端对各发卡行开放,前端对手机银行或可信第三方数字钱包等移动应用开放。通过开放平台,可快速、有效地把现有手机银行用户、数字钱包用户从线上远程支付迁移到线下非接支付。

  最后,用户使用方便快捷。云端支付应用集成在手机客户端中,通过更新客户端即可下载云端支付应用,无需单独的下载流程。用户的支付行为与金融 IC卡“闪付”联机交易相同,手机参与的操作在500ms内即可完成。而且云端支付平台采用类似微信的信息推送机制,临时交易凭证、应用参数更新等操作均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

  下一步,云端支付平台可叠加行业应用、积分优惠券应用、会员卡应用等各种增值应用产品,想象空间巨大。未来,云端支付平台还可与线上营销和LBS相结合,实现线上营销推送-线下实体店消费-线上实时交易信息反馈的O2O闭环模式。

  记者: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给支付行业的风险控制带来新的挑战,银联对此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丁林润: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包括二维码支付在内的多种新移动支付模式,但也给支付行业的安全和风控带来新的挑战。国内各第三方支付公司、电商对风险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用户数据泄露、账户盗用等欺诈交易频频出现。为保护持卡人的利益,降低支付产业各方承担的风险,银联自2013年开始引进全球领先的Token理念,启动了支付标记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实施工作,2014年银联完成 TSP(TokenServiceProvider,支付标记化系统)平台建设,开始为支付产业提供标记化服务,南方航空网上支付等多个线上、线下支付应用已经开始接入银联TSP平台。

  除用Token代替银行卡号参与交易外,银联TSP平台还提供Token使用场景控制、担保级别评估、动态交易风险评估等安全保障:通过为同一银行卡号不同使用场景、不同商户分配不同的Token,消除卡号信息泄露后可在移动互联网各种渠道上被使用的风险;根据Token存放的物理介质、持卡人身份认证强度等因素对Token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建立担保级别,并根据担保级别设定不同交易限额、Token有效期等条件;与风险监控模型相结合,对Token交易进行多维度分析,提高识别欺诈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与银行卡相比较,Token的发行、挂失、解挂、注销等流程大幅度简化,在便捷性上具备明显的优势,适用的移动支付场景更广泛。银联TSP平台不仅支持用于线上无卡支付、留存卡号支付(CardonFile)、HCE线下支付等采用静态Token的场景,而且可支持线上线下的二维码支付、音频支付等场景下要求的动态Token。即使对于NFC全手机等金融IC卡安全级别的移动支付模式,采用Token也能大幅度简化发卡、手机丢失后换卡等业务操作的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银联TSP平台基于国际标准组织EMVCo的PaymentTokenization技术框架开发,充分考虑了互操作性、兼容性,确保与现有银行卡支付流程的融合,不仅境内线下非接终端无需改造就可以受理采用Token的移动支付,而且在全球可受理银联卡的网络都可以实现Token的联网通用。

  在移动互联时代,银联始终以支付产品创新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采访中,丁林润透露,除以上创新产品外,银联还在联合产业各方研究可穿戴设备、TEE、指纹认证、蓝牙卡等当下最热门的支付相关技术以及创新支付产品。我们相信,未来银联有望为各成员机构、银联卡持卡人提供更新、更安全、更便捷的金融支付产品和服务。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 ] [收藏] [进入论坛]

新闻榜
推荐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