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推广技巧 发布求购 建商铺  发产品  会员体制比较  
 

工信部筹备手机支付标准 运营商和银联分庭抗礼

来源:比特网  作者:曹增光  发布时间:2010-04-16 16:55:06  字体:[ ]

关键字:工信部  手机支付标准  手机支付  标准  

摘   要:今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表示,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协调,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订工作。

  今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表示,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发展司正在积极协调,开展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筹备下一步的标准制订工作。

  标准缺失阻碍行业发展

  代晓慧透漏,移动支付也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紧抓住3G发展的契机,加速产业链的组合,促进不同行业融合发展,迅速完善移动支付后续工作,进一步系统推进和扩展移动支付的应用,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拓宽移动支付的应用试点,及行业应用合作,争取将我国的移动支付应用,推进到全球领先水平。

  实际上,手机支付已是一个喊了数年的口号,觊觎移动支付领域利益的各方机构和企业,都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不过,2010年移动支付市场有望走向成熟,也形成了各大银行、中国银联、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四股泾渭分明的力量,暗流涌动。目前来看,这几股力量暂时尚未分出胜负,但运营商作为管道商和银联作为结算组织,具有先天优势。

  标准的缺失始终是阻碍移动支付行业普及的绊脚石。如果在支付方式、技术标准上无法做到统一,既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困惑,又会导致支付瓶颈,让整个移动支付市场四分八裂。目前主流的近距支付有四种标准,包括NFC、RFID-SIM、SIMPass、智能SD卡等几种解决方案,即可以通过独立NFC芯片、手机SIM卡、智能SD卡等载体搭载不同应用实现移动支付。中国移动选择了RFID-SIM技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选择了SIMPass技术,而中国银联选择了智能SD卡解决方案。

  运营商银联都想“甩”掉对方

  尤其是以银联和运营商为主导的两大阵营,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微妙,运营商和银联都谋求控制移动支付整条产业链,因此,在手机支付试点推广上本着“甩掉”对手的意图。显然,一头是控制着手机网络的运营商,一头是掌握着金融支付帐户和信息的金融大鳄,两者间掰手腕的竞争关系,导致了混战格局。

  觊觎移动支付的各路参与者,都在奋力争夺在这一全新产业中的“主角”位置。中国移动作为拥有手机用户绝对数量最大的运营商,自然不甘心沦落为移动支付产业链的配角,因此采取了RF-SIM模式,用户只需到指定营业厅更换一张“特殊”的SIM卡,将银行帐户、信息捆绑进SIM卡,就能实现日常消费支付,RFID技术的引入更让支付方式一“刷”即可。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账户管理。据透露,中移动计划采购至少1000万张RF-SIM卡。

  而且,运营商的优势在远程支付方面,远程支付利用到了无线通信网络,真正体现了运营商的价值和优势。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完成银行转账,还款等服务,以及购物、缴费等等功能。而且也完全能“甩”开银联单干,并不需要与银行进行深度合作,要实现与银行账号之间的资金划转,只需与各家银行达成简单协议即可。

  相比,银联的野心更大。过去,银联尝试与运营商合作推广移动支付,通过短信互动完成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将手机支付与二维码电子回执技术相结合,在手机上实现了航空订票、电子折扣券、礼品券等多种增值服务,但终归因为用户体验不佳而遭抛弃。而且,在中国银联想要积极推动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中,已经抛弃了短信方式,转而采用集成在移动终端上具有非接触功能的IC卡芯片作为支付信息的安全载体,将银行卡和电子钱包信息存储在该芯片中,完全绕开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通道,因此,在其新的合作伙伴中已难觅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身影。

  拉锯战仍将继续

  移动支付是一个产业链复杂的新生事物,通信和金融的衍生交叉业务。从之前的NFC(手机无线短距离通信),到现在的RFID-SIM,从近距离支付到远程支付,从小额支付到信用支付,无论是技术方案、运营参与者、还是实现方式、商业模式都存在多种形态。在移动支付市场尚未成熟时,未来谁能拥有主导权,还难以判断。

  实际上,在日本国家,“刷手机”非常普遍:乘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去商场购物,吃饭等等日常消费,几乎都可以通过手机搞定。目前,日本手机支付业务的交易额已经占信用卡市场的20%~30%,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有超过40%的移动用户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未来,中国手机用户也将能享受到这种便利生活。

  业内人士表示,最终哪个技术标准和方案能获得市场的支持,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标准的制定已迫在眉睫。

更多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yktchina-admin@163.com    字体[ ] [收藏] [进入论坛]

新闻榜
推荐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