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黄哲雯 发布时间:2009-07-07 08:33:19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通过1年的测试运行和试运行,北京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即ETC系统,但据7月5日央视报道,这一交费方式却叫好不叫座,大多数人宁可排队交现金通过高速路口,也不愿使用ETC系统。
通过1年的测试运行和试运行,北京市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即ETC系统,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运行——但据7月5日央视报道,这一交费方式却叫好不叫座,大多数人宁可排队交现金通过高速路口,也不愿使用ETC系统。
像上海、苏州等这些较早时候便启用了ETC系统的城市,也都遇到了与北京相同的情况——除去一些单位和驻外机构的车辆外,包括出租车司机在内的个人,使用ETC系统者寥寥无几。
按理说,ETC系统通行方式既便捷又快速,能有效缓解收费站站区的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与此同时,由于车辆可以不停车通行,减少了车辆起步、刹车的频率,还可降低车辆磨损和油耗,减轻大气污染。但为何如此惠及多方的一项新生事物,却频遇尴尬?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未开辟ETC系统专用通道的做法,某种程度上降低了ETC系统对人们的吸引力,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安装车载电子标签与办理速通卡所要缴纳的一笔费用——420元~450元不等,让人难以承受。
对于大多数出入高速公路口次数并不多的个人来说,这不是笔小数目。因而,不少私车车主认为,还不如排队交费。甚至有出租车司机担心,“如果这么继续下去的话,ETC系统是普及不起来的”。
如何在让人们有使用ETC系统的积极性和让投资企业收回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车主只要一次性交纳若干费用作为押金,就可以申请安装ETC。当使用ETC超过若干次后,押金可全额退还。而不是像我们一些城市目前所做的那样,收取费用没商量。